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开展思路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陈昌荣
[导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陈昌荣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213000
        摘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作为我国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其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中的内容,还可以加强生活和语文知识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写作资源,从而实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生活教育是将教育融入到生活中,或者是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对其进行教育,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因此,在新课改下,需要加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对其中的教学途径进行探索,将生活中的内容更好地渗透到日常的语文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发展背景
        我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此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形式的生活化,还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同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其主要是强调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水平,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1]。
        在这种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强化学习的性能,还需要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当前我国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尤其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多的写作资源,将写作教育内容融入生活中,可以利用生活对其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此外,“生活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创新传统教育方式,为初中语文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新活力,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应用生活实物,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虽然在新课改下,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都创新了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一些学生还是没有写作思路,不知道如何下手,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作文题目没有一个深入地理解,并且一些学生的写作经验不够丰富,不能将作文要求和生活内容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因此,这就要求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活动中,除了要不断提醒学生对词汇量和优美的语句进行积累,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找出作文题目和生活的结合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内容进行写作。
        例如,当学生在学习完《太空一日》这篇课文后,为了加强学生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可以让学生以“未来科技生活”为核心开展写作,通过对小作文的练习,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几乎都觉得此题目比较宽泛,其中并没有明确的题目,不知道如何下手。
        因此,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利用生活实物对他们进行引导,联系我们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开展此部分作文内容的写作,经过教师地引导,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所展示的生活实物例子,开发自己的创作思路,通过联想生活中的电灯等科技,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的实物,弥补初中生在想象力等方面的不足,优化教学流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留心自己的生活细节,将生活的内容带入到写作学习中,加强生活和教育地有效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的作文教学质量。


        (二)联系生活实践,体会写作主题
为了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思维,可以将“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学生语文运用实践能力,加强其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为学生构建生活化课堂,并且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掘更多的课堂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写作知识面,为学生在写作中营造自由和贴近生活的教学环境[2]。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对抽象的知识点进行转化,与生活实践有效结合,更好地解决其中的问题的,给学生多列举一些生活的事例。这就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在学生的生活出发,实现对初中语文写作的生活化教学。
        如,可以应用生活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虽然初中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思想观念,但是他们对新奇事物还是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日常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生活乐趣,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语文写作教学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细心观察学生的喜好,留意学生所讨论的话题,然后将其与实际的写作教学内容有效结合。以发现学生的生活乐趣,并将其合理运用到作文教学中。
        因此,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传授他们基本的写作技能和学习方法,还需要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出发,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让其在写作时,可以积极与生活相联系,让其中的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生活,可以通过生活的教育例子,强化学生的责任感,积极发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的指导价值,加强其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活动更丰富的生活经验。
        (三)应用媒体技术,丰富写作的生活内容
信息化时代下,要想促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除了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为学生更多的写作资源。通过对媒体教学技术地应用,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生活内容,创新学生的写作的思维,为学生创造生活学习情景。此外,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教学内容,在掌握其中的重难点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强化教学的效果[3]。
        例如,在对《我们的互联网时代》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有的学生在课堂中提到了网络表情包地运用,此话题一出立即引起了其他学生对此问题的热烈讨论,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敏锐抓住学生喜欢使用表情包的特点,在网络上收集不同的表情包,分析表情包的来源和发展等,然后让学生以“最喜欢的网络表情包”为题目,可以介绍自己在日常生活的聊天中使用最高的表情包,让他们提交一份电子类型的作文。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表情包的图片配一段说明形式,对其进行评价,然后在此过程中选择优秀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描述事物的能力。
        结束语
        因此,需要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精确捕捉学生的生活兴趣,将其应用到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让其可以更加自然地转移到语文写作中,为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姜锦泉.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16(26):61-16.
        [2]查洁. 在生活中自然而润泽的写作——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融入[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 (2):80-81.
        [3]蒲如红.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J]. 新课程, 2019, (36):40-40.
        姓名:陈昌荣  性别:男  籍贯:安徽明光  职称:中小学高级  学历:大学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