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许文恭
[导读]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
        许文恭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玉斗中心小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能过度的重视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加大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还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的要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倾向于培养以数学内涵为核心的综合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基本理念和根基启蒙。其概念涵盖了数学知识、运算能力、理性逻辑、人生观念及生活实际等等在新时代背景下划分出来的人才评估标准,也包含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将具体分析从核心素养视角来改进、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的细节措施,为摸索之中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一、加强理解问题,读懂题意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理解题目的意图和含义,特别是针对刚刚接触数学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对于题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从阅读理解数学题目开始,让学生提高提炼、加工问题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从问题中筛选出对解题有利的信息。最初,学生表达的信息有可能是不全面、零乱的,在学生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同时,也是在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知道题目中哪些是有利信息,哪些是诱惑信息,从而进行取舍,最后让学生将这些信息理顺,进一步明确整个题目和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到解题思路。
        比如在背诵乘法口诀的时候,学生总觉得很困难,因为他们总是习惯于从字眼上对这些口诀进行生搬硬套,而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其中的含义。以乘法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懂得乘法的含义。比如水果店里苹果5元/斤,梨子4元/斤,荔枝8元/斤。教师可以引出问题:苹果5元/斤的数学含义是什么?如果买2斤的价钱是多少?买3斤苹果的价钱是多少?通过教学情境和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明白苹果的单价,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更加明确题目中的信息。
        二、提出探究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在新的教学视角下,教师普遍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以主动的方式加入到学习中,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对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探索,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辨认方向》的时候,在教授了基本知识之后,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一名叫小红的旅客第一次来到我们的城市,她迷路了,想要达到一些地点,请同学们组成小组,帮助小红确定方向,引领小红达到目的地。然后,我按照座位划分了小组,为每个小组发放了一张地图,将小红的位置以及小红想要去的地方进行了标记,让学生在讨论中分析,小红要去的地方都在她的哪个位置。

小组成员开展了积极的讨论,通过集体的努力,很快就找到,小红要去的图书馆在东南方向,小红要去的博物馆在西南方向,小红要去的饭店在西北方向。在对问题进行探究的时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发展,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发展,最终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组建学习小组,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学习思维能力,与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单打独斗”,不如让学生组成数学学习小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并且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集体团结的力量。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的学生不会主动的去向其他同学求助,自己也不会主动的去帮助其他的同学,并且其他学生对自己提出的意见,自己也是拒绝的。但是在数学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的改变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发现学生之间思想交流的重要性。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弥补自己数学学习中的短板,并且还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分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具有很好的帮助,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推行过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创新,传统的学习方法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在课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学习方法也比较单一。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小组的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活跃班级学习气氛,增强学生间的学习互补,给学生的学习树立一定的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重要价值,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要综合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接受能力进行均衡安排,成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小组,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工。在学生小组讨论和学习时,老师也是合作者,应该走到学生身边去做一个倾听者,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效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
        四、坚持科学性,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就是要紧紧地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将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贯穿到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过程中,教师不但要重视理论的研究,也要注意实践的开展,确保在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的过程是规范的、严谨的。
        比如,在学习到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时,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对数据的严谨性,我拿来专用的计时器,让同学体验秒和分的时间长短,眨眼睛用的是一秒;一分钟的跳绳可以跳60个。通过这种实践的活动,让学生切身的体验了时间的概念。培养了他们对数字的敏感性,加强了数学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为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提升其自身所具备的核心素养,数学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内学生们的综合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创设课堂情境、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等等。随着新课改的广泛推行,小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已经受到了相关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尤其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更加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和素养,早日为国家培养新一批优秀的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1]后丽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03.
        [2]王春刚.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8(36):8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