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武灵镇第二中心校黑龙河学校
摘要: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游戏化教学影响下,可以有效调节师生关系,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加强语文知识的应用与探讨,从而有效激发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主观思维和探索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游戏化;教学方法
引言
游戏化教学是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各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的总称。教师将激游戏化教学应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此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成为主要的学习动力来源。当学生愿意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时,其潜能是最容易被激发出来的,这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氛围过于严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差
现阶段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仍占有“主体”地位,很多时候的课堂教学都呈现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课堂上的整体参与性差。而且还有一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没有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家长姿态”,他们认为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是权威的,学生就应该跟随自己的思路学习。不仅课上教学氛围严谨,长此以往下去,还严重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影响对学生们课上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既难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发展,又难以促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改革之下,要求学生们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学习文化知识。但是即使到了初中,学生们在语文学习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懒散”状态、“不自觉”心理,认为语文就是读读、写写、背背,照着课本念,照着资料练,没有什么学习难度和知识“含金量”,进而在学习方面的态度不积极,严重缺乏主动学习意识,以至于其不能以最积极的状态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这样不仅影响学习效率,甚至还会影响将来的语文考试成绩,影响将来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一)以趣味游戏情境创新训练模式
趣味游戏情境是指以游戏为基础模式,将知识融入游戏当中,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游戏情境逐渐成为典型的创新教育模式代表,因为其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兴趣,并带给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而这些都是其他教学模式无法相提并论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做好对游戏情境的有效设计,课堂训练环节就成为趣味游戏情境发挥出教育价值的关键所在。
例如,在完成《新闻采访》的学习后,我就在课堂上构建起了一个新闻采访的游戏情境。在游戏中,学生需要通过抽签来确定自己的身份,有的是记者,有的是采访对象,有的是播音员等。然后,他们需要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完成新闻采访,由此来实现对学生在此方面的技能培养,达到强化课堂知识记忆和应用的教学目标。考虑到此环节的特殊性,教师所设计的采访内容要尽量贴合学生的认知兴趣,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素材内容,让他们在趣味游戏训练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实现课堂训练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有效关联,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新闻题材,帮助他们真正认识新闻内容,了解新闻本质,掌握新闻要素,由此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在采取游戏情境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除了要做好基础性教学设计外,还必须要做好对游戏情境训练的时间、内容控制,避免学生因为贪玩而过于投入游戏,导致他们无法从游戏中及时抽离,影响原有的课堂教学节奏,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二)利用游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离不开游戏教学方式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游戏类的学习方式兴趣较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促进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加感兴趣。游戏教学方式的具体运用方法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在满足学生游戏心理的同时,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在导课环节引导学生开展词语竞猜活动,可以将本篇课文中存在的词语、成语或一段话利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并进行猜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宽泛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词语储备量。
比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文章中的一些词语等内容写在小纸条上,并以随机点名的方式,选择一名学生作为肢体语言表述者,学生走上讲台,在教师所准备的小纸条中随意抽取一张,并用肢体语言表述纸条上的内容,座位上的学生可以进行抢答,对于回答正确者,应相应的记1分,而对于回答错误者,应“惩罚”其在讲台上用肢体语言表达下一个内容,游戏结束后,总结所有学生的得分情况,对得分最高者,应给予相应的小奖励,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班级内树立了良好的学习风气,也在整体层面确保每名学生的游戏参与度,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巩固对词语的记忆,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三)组织课本剧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组织课本剧表演是在语文教学之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很适用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一方面,初中生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有所增强,完全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合作的方式将课本剧表演得很好,这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的方式学习阅读内容,更加能够了解换位思考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课文中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没有高中那么大,学生课后时间还是较为充足的,此时初中生本身性格又比较贪玩好动。采用课本剧表演学习语文知识,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语文教学课堂是非常具备吸引力的,此时激趣法也是成功的。为了让课本剧表演充分发挥出作用,使激趣法更加具备有效性,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进行课本剧的队伍组建、角色分配、剧本改写、节目编排等。教师只需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课本剧表演时间,然后规定每组表演时间的上限,要保证每一组学生都可以进行充分的表演。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演内容,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是否准确,然后在课本剧表演结束后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以此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心态学习语文阅读内容。在课本剧表演结束后,教师需要针对阅读内容中蕴含的情感进行概括和总结,由于学生刚表演过后还沉浸在喜悦之中,且此时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情节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这种理解和认知,学生能够更加迅速地掌握阅读学习中关于情感的难点。
结束语
游戏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方式是多元化的,为了提升语文课程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语文教师要擅长利用多种引导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学习信心,并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较强的学习兴趣指导下进行语文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晓艳.游戏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教书育人,2020(19):64-65.
[2]唐菊梅.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读写算,2019(36):143.
[3]张佩才.游戏化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有效应用[J].天津教育,2019(35):149.
[4]傅亮.初中语文游戏教学法的现状调查与应用[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
[5]李亮文.寓教于乐,游戏元素——初中语文课堂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思考[J].新课程(中),2018(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