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
蒲城县初级实验中学 715500
摘要:初中时期的语文学科教学是在小学时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过后到高中语文的深度学习探讨之间的一个过渡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把握好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其中,阅读能力在众多语文素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更好地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和人类知识文化进步。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语文阅读;阅读能力
引言
在当今时代,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发展和推行,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在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下,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相关的讨论和研究也逐渐被提上日程。目前初中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却相当不容乐观。受到当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影响,初中生们开始逐渐向高中生乃至大学生们靠拢,理工科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而语文学科的学习则没有受到其应当受到的重视与关注。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因为同学们只有在完善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后,才有成才的可能性以及成才的基础。
1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教师应正确认知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考试当中的重要部分,更是因为阅读能力是初中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同时阅读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尤为重要。首先,语文学科当中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泛,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消化,而阅读教学则比较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与技巧,使学生正确理解文章中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
2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问题
2.1忽略学生的主体位置
受长期以来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课堂大多数以教师讲授为主,初中生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多数只重视对初中生语文知识的传输,忽略学生的真实学习感受,长此以往,初中生就会对语文阅读学习感到厌烦,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将初中生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关注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真实学习感受。此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充分利用好阅读教学资源,导致大量的教学资源被浪费。
2.2学生没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
初中已经进入应试教育的初级阶段了,升学压力下,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比较紧张,再加上进入初二后,物理、化学科目的加入,初中生需要学的科目从初一七门,一下子激增到九门,课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除此之外,国家教育部门逐渐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成绩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也越来越高,学生课下除了完成学校作业,还要训练中考体育项目;另外,一部分同学放学后还要上辅导班。学生分身乏术,缺少充分的课外时间来进行阅读,更不要提培养语文阅读兴趣了。没有阅读兴趣的推动,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活动,就难免具有一定机械性和功利性,不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2.3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提高语文阅读的效率和质量,老师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这对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初中语文阅读老师的教学没有从儿童视角进行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特点进行考虑教学,导致教学过于死板,不够灵活,学生没有参与进课堂。进而导致学生完成成为灌输教学的工具,对语文阅读的学习没有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进而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3提高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3.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将阅读教学灵活化,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知识以及生活知识的学习和进步,让学生进一步地体会生活中的语文阅读问题。不仅仅如此,创新教学能让学生学习将阅读进行总体上的分析,让学生从阅读结构、内容、情节开始,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进行对全文的解读。对此,老师应在阅读教学中灵活教学,用引导的方式去进行教学,进而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取得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应用在了各行各业,将多媒体引进教学课堂,使语文课堂得到了极大创新。
3.2培养自主意识,习惯阅读生活
当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内阅读的环境中对初中生们进行初步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之后,如果初中生们成功的将自己初步掌握的语文阅读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中,并且如鱼得水,非常顺手的话,就说明教师在课内阅读中传授的语文阅读方法已经被初中生们理解接受和掌握了。除此之外就是强调对初中生们自主意识的培养,以及初中生们有意识的主动积极的去别处进行自己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此同时,有意识的对其进行培养和提升。
3.3提高课堂效率,培养阅读兴趣和能力
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要讲求方式方法,循序渐进。与此同时,学生阅读技巧的掌握与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语文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而是应当依据教育心理学及相关教学技巧,在遵循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文章主题大意、中心思想。
3.4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再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不加大阅读量,那么学生学习的知识也会荒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阅读课内的文章,也可在课外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阅读领域,去阅读大量的书籍,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技巧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当中,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卢三娣.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J].课外语文,2017(9):114-115.
[2]朱亚璀.在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经验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12):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