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仁忠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第十一小学 325802
摘要: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其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常出现片面和认识肤浅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合理引导,将影响学生对问题的全面思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借助实际教学,开展有效引导,对学生全面发展十分必要。为此,本文首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引导的内涵及意义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有效引导的实施策略。本文的撰写,对小学数学老师开展有效引导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学;方法;引导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数学老师,要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相关能力培养,就应该有效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全面和更深层次去认识和解决问题。那么,什么是有效引导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呢?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进行如下论述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引导,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形成、学习兴趣及自律性的养成,非常有益。下面,结合自身对数学教学的认识,提出几点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引导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用”中悟
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数学应该与生活相连,使得学生将已经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数学学习是一门需要重视已有经验的课程,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应当将数学学习与生活情境相连接,从而使学生能够悟出使用数学的经验,唤起其已知的数学知识,从而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例如,教师可以展开购物情境的教学,购物情境便是将数学题目中的数字代入到生活购物中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也能对知识进行转移内化。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多使用这类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计算。如,小张的妈妈给了小张200元钱,让小张去买些水果回家,水果摊的香蕉10元一斤,橘子20元一斤,苹果15元一斤,那么小张可以买多少苹果、橘子、香蕉?这道题目看似简单,但是却有多种答案。这种类型的题目,能够充分发挥其情境作用,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购物中,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接着,教师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的答案说出来,这样不仅给其他学生起到了参考的作用,也能让学生看到别的同学的想法,使数学知识得以内化。
二、提出核心问题,引领学生在“思”中悟
提出问题是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方式,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核心,其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应只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准备好几个研究性问题,将其作为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开拓的重点。好的问题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曾经学过的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嫁接知识经验,引发学生在“移”中悟学习,实际上这是一种思维活动,而学生在学习时,离不开自我的思考并积累了数学经验。在心理学中,知识转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悟时,应重视学生曾经积累的数学经验,唤醒学生曾经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将这些经验作为解答问题的工具,从而不断进行自悟以及思考。将新的学习经验与旧的学习经验相互重叠起来,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达到将新的知识内化、旧的知识巩固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将知识嫁接在经验上,并且引导学生发掘有用的经验。
三、亲历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做”中悟
数学教学是需要进行体验与实践的,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悟将会使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并且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只有通过内心的感悟以及自己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只有真正懂的才能在心中沉淀。因此,当以这种抽象的方式学习数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亲手操作和实践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落实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对问题的认知、思考和解决风格都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所以,对于不同的学生,作为老师不能实行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应该基于学生现有的个性特点进行引导,让不同的学生在合理的引导下都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落实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时,老师应懂得区别对待和引导。例如,小明是一个学习主动性不强,容易拖拉作业的学生,这时作为老师就应该严格要求,让小明养成责任意识,明白按时主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自己的责任和本职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而小宇性格急躁,做题易马虎大意,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应该教其懂得如何进行控制自己急躁性格,学会静心仔细去思考问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自悟教学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愿意独立探索,自主学习。而这些都需要通过教师的帮助才能真正达成,教师需要通过情境创设、提出问题、进行实践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步入数学的大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通过自悟,将旧的学习经验与新的知识进行结合,并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将来需要使用时能够快速找到需要的知识点,并将其使用在解决问题上。通过培养学生自悟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王荣梅.以问题为导向,打造深度思考的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6(26).
[2]顾晓君.数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J].甘肃教育,2017(22)
[3]陈立伟,赖建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诱发学生探究学习五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3(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