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郝海箭
[导读] 初中的学生们正处于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习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未来几年的数学学习能力
        郝海箭
        烟台芝罘中学
        摘 要:初中的学生们正处于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习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未来几年的数学学习能力。而从学习课程来讲,初中时期的数学课程难度与数量同小学相比提高了一大截,尤其是在初一学生的眼中,数学的难度跨度较大,这就使很多初中生接触初中数学时较为无措,也就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因此如何帮助初中生更好的适应学习初中数学成了教育界的一项课题。在教育界众多工作者的研究下,最终验证了培养学生们思维能力对于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影响。因此,教师们在授课时应当注意对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进行开发培养,积极引导学生们开放思维自行解决问题,并且帮助其形成大局观。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基础,形成逻辑思维能帮助学生们学习数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思维;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思维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之一,只不过由于学生们的发育情况有一定的区别,思维逻辑能力的形成周期也不同。为了确保学生们能够站在同样的高度学习数学,教师应当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实际上,思维能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其大脑的发育程度,并且影响着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是帮助学生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前提。正因如此,初中教师才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们的逻辑思维培养,确保学生们能够学会思考,学会数学。
一、利用数学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人在一天之内能接受的文字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模式没有办法让学生们吸收到预期程度的知识,因为枯燥的课堂没有办法激起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性,数学是一门纯粹的理科科目,理科向来都对学生们的思维逻辑要求比较高,也正因如此,思维被固化住的初中学生们肯定没有办法学好数学这一科。所以,鼓励学生们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决成为了帮助学生们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渠道。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们在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中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在数学知识的概念脉络中寻找答案,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积极探索,将思维发散出去,自行思考,让学生们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数学学习之路。基于这种目的,初中数学教师们应当将提出数学问题作为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基本理念,通过提出问题来帮助学生们对数学有一个基本概况的认知。老师也应当帮助学生们创建学习情境,在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与所学习的知识之间寻找平衡点,在矛盾中创造不协调的状态,帮助学生们找到能够活跃思维思考问题的渠道。针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们按照时间顺序给知识归纳总结,对于不甚清楚的知识点积极提问,力求帮助学生们夯实基础,举一反三,学会深度探索。比如说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述《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先给学生们讲述一元和二次的意义,再通过数学问题来让学生们对方程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堂课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们学会一元二次方程的列式与计算。根据上面所讲的教学顺序,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了解“一元”指的是方程中最多只有一个未知数,“二次”指的是方程中未知数的最高次项为2。在学生们明白概念后,就可以设置具体问题了,如:某文具店内有一价值50元的玩具熊,由于商品滞销,店家决定将玩具熊打折出售。在打折两次后才将玩具熊以32元的价格卖出去。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在这个数学问题中,店家每次下调的百分比是多少?”以及“如果第二次降价依然没能卖出去,那么店家第三次降价大概要降价多少?”这两个问题,在学生们积极思考后,教师可以选取几种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式来对题目进行多角度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们拓宽思维宽度。


二、鼓励学生们自己思考,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思考能力是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之一,因为数学所需要的逻辑性比较强,培养学生们较为跳跃的思维能力也成为了很重要的事情,其中猜想是就是最基本的思维活动之一。所以教师们应该将学生们的猜想能力当成宝贵的思想能力,不能限制学生们的思想角度,反而要在可控范围内帮助学生们锻炼联想分析的能力,鼓励学生们对未知事物积极猜测,优化学生们的思维水平,提升学生思维高度,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角度。也正因如此,初中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授课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们思考数学问题,让学生们在考中领会数学能力,拓展思维,鼓励学生们按照所学的数学概念为基本中心来对数学问题进行科学的猜想,再亲自进行验证,借由这次验证来帮助学生们提升自己的自信心,掌握牢固知识,构造合理化的数学思维逻辑,创造出一个可以研究数学的空间,让学生们直观的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与多变性,同时掌握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们学好数学。比如说,教师在讲解《点和圆》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先让学生们自行思考二者的各种关系,如位置关系或是数量的对应关系等。学生们可以对二者关系积极猜想。猜想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所以学生可以放松思维不用在意固定的答案,待学生们完成自己的猜想后,教师就可以倾听学生们的思考方向,给予一定的肯定与意见,再找到最贴合本堂课程的知识点来引出正式课程,让学生们将思维能力运用在课程学习中,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最终目的。
三、将教材知识进行类比联系,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思维
        除了猜测型的教学,类比教学也是培养数学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是可以就地取材,并且更加直观,能够让学生们将现实生活与数学问题相结合来学习文化知识。通过将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活动结合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跟随现实知识进行深化学习,掌握住数学诞生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的本质。正因如此,教师们完全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建立数学思维,在进行新的数学问题思考时,对题目数据归纳总结,让学生们学会读题,能够找到重点的计算数据,将无用数据排除掉,以这种方式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数学。就比如,数学教师在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时候,就可以先将需要解的题目内重要数据进行分类,列出不等式,再寻找其他的解题方式,将两种解题步骤互相对比,寻找二者共同点与不同点。这需要从教师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所以教师应当积极备课,帮助学生们培养其数学思维的建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培养好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与学校联合,给学生们创造出一个适合学习的良好校园环境;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众望所归,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观念与重要目标,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三方重视,做到以创新教育教材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数学问题,举办中学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全面提升对于数学学习的敏感度,从而提升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孙辉.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1(12):99-100.
        [2]乔树伟.试论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6):121-122.
        [3]薛妹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6):169-170.
        [4]陈华忠.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J].江西教育,2021(11):14-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