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珍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125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阅读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帮助同学们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同学们阅读能力的培养,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将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激发出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信息技术;策略探究
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也成为了我们生活、工作的有效工具,对教育工作者也带来了莫大的帮助。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在各个环节教学活动中,通过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加生动形象且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感官体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一、合理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通常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学们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涣散,容易开小差,对阅读的兴趣也极低。教师要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基于信息技术,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的缺陷,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明确他们的课堂主体性,让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地展现自我。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教师在新课程开展前,制作精美的课件,特别是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要重视新课导入的重要意义,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使教学得到有效的开展。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网络上寻找《小公鸡与小鸭子》相关的音频,声音和动画的结合,将课文生动地演绎出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能使他们感受到课文内容的乐趣,为后来课文教学的开展做了有效铺垫。教师可以让他们跟着音频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别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提升阅读效果。
二、巧用信息技术激发阅读兴趣
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阅读兴趣较低,难以提起阅读的欲望。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同学们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低年级的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对阅读中心思想难以掌握,理解能力较差,并且他们在阅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有许多的生字词难以理解。综合多方面的原因,为了更好地提升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给予他们更为直观的感受,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一课中,文章提到外婆在端午节包的粽子,花样繁多。文中的“我”对小时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并不理解,在文章结尾部分道出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
在让同学们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集关于屈原的事迹,将屈原的背景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教师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们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从而激发出他们的阅读兴趣,再深入地阅读课文,深刻地感受作者对外婆包的端午粽以及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提升阅读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预习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同学们在自主阅读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会遇到许多无法理解的生字词,需要教师的指导。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格外重要的教学项目,它的有效实施,能够帮助同学们提升听课的效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而不是完全陌生的,但是让他们独立地完成课前预习是难以实现的,让家长监督进行效果也是不理想的,而且还会加重家长的负担。所以,为了更好地让他们进行课前预习,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录制精巧的短视频,带领他们进行课前预习,一步一个脚印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使课前预习效果得以实现。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一课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录制微课视频,内容包括对生字词的范读、课文的朗读等,引导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音频一同朗读,逐渐熟悉课文,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引导他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进行思考,有目的性地阅读,更易于增强阅读效果,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要想将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融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提升自我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要求教师在使用之前学习正确的使用方法,对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后,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将其优势发挥出来,促进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获取更多先进的教学资料,同时也能够不断地使自己得到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知识储备。此外,教师加深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能够不断地发掘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帮助同学们找到更多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同学们摆脱课本内容的限制,学习到更多新的、有趣的知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提升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了诸多便利,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同学们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其运用到课前导入、课前预习、阅读氛围的营造中,全面提升同学们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石雅茹.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张丽娟.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蔡小琴.多媒体技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