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倩倩
伊春市第一中学,黑龙江 伊春153000
摘 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形成并深化的,在信念、品德、教学能力与风格等方面对受教育者所彰显的综合影响力。教师通过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中学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与提升,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本文旨在分析这种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及其构成。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教师 人格魅力 价值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都发生了重大的调整与变革。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高中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包含哪些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基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政治学科的专业特点和特殊功能,坚持从一般到特殊、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原则,可将高中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解读为图式。
在此结构中,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信仰作为政治课教师有别于其他教师的专业信念,是政治课教学“活的灵魂”,是其人格魅力的核心,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素质形成、人格魅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处于结构的中心位置;知识建构、形象魅力以及道德修养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教师人格魅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的表现形式,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此方面既保留了共性又凸显了个性;学习能力、教育理念、教学风格等能力素质是形成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指标,影响着人格魅力形成的深度和广度。下面将对此进行逐一分析:
一、政治立场·坚定信仰·理论品质
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立命之本。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政治课教师更多地承担着引导学生明确政治方向、塑造灵魂的重任,需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施以影响。
政治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实践者,必须具有坚定的思想理论品质和科学的学科价值理念,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政治成熟度上,始终保持较高的敏锐度和判断力,要以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独立的判断能力、创新的思维方法、高瞻远瞩的视野,将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用合作共赢的理念指导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品德修养·知识建构·形象魅力
1.以爱与责任为基本内核的思想品德修养
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高中政治课是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因其教学功能与内容的特殊性,政治课教师的个人道德修养具有较强的示范性与引导性。
教师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和对工作的无私奉献是道德性人格的重要标志。首先,“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作为教师,要公正、无选择、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以爱心、宽容感化心灵,方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践之以行。其次,政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做到乐业、精业、敬业,勤奋刻苦,寓教于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政治课教师应以自己的精神理想、智慧和大爱构筑人生信仰,影响学生的未来成长,不仅做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还要做其思想的引导者、道德的示范者。
2.以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为基点的知识建构
渊博的知识底蕴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源泉,是其人格渗透力和影响力能否有效发挥的基础。近代思想家黄宗羲认为:“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矣”。
教师的知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本体性知识、一般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高中政治课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庞大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以适应不同时期教学实践的需要。按照此划分方法,就政治学科而言,本体性知识即针对政治学科专业领域内的相关知识,如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明晰教材结构体系的安排等;一般性知识即除专业知识外的广博的知识积淀,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所具有的课堂背景及其他相关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的总和。
3.以身心健康与个性和谐为标志的形象魅力
古人云:“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检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岸然。”一个教师给人最直观的印象首先来自他的形象魅力,所谓“蕴蓄于中,形诸于外”。饱满的精神状态、优雅的气质风度、良好的性格品质、大方得体的着装、文明的言语谈吐、规范的行为举止、自然亲切的表情、洒脱自如的板书、谦逊宽容的态度和良好的审美情趣等都是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要素。教师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彰显教师形象魅力的基础,包括乐观阳光,热爱生活,自信正直,胸怀宽阔,情绪稳定,风趣幽默,心境愉快等,要理性的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善于处理和区分工作情绪和私人情绪,在人际交往与教学过程中传播正能量。
三、学习能力·教育能力
完整的能力结构是增强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政治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更需具备把握学科的能力、职业表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学习能力: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合作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教育丛书《学会生存》中指出:“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取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常常说做人要有底气,教师的底气从何而来?“底气”不仅指教师专业功底的深度,也指知识更新的速度。政治课教师要养成良好的人格魅力,就必须摆脱“失语”尴尬,走出“惟教材、惟教参、惟标准答案”的误区,就要与时俱进,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合作学习的观念,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反思成长。
2.教育能力:教育理念与教学风格
新课程改革于教师而言,应是一场刷新历史、重新定位、寻找坐标、扬帆起航的革命。具有教学魅力的政治课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培育研究、探索、创新能力,确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将学生视为发展的人、有独特个性和创造性的个体,与学生平等相处。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其发展潜能的基础上,倡导课堂教学实现问题化、科学化、自主化、合作化、未来化,创立基于平等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以亲和力温暖课堂,彰显语言与微笑的魅力。
教育从本质上而言,是一项基于个性成长、促进发展进步、美化内在心灵、升华生命价值的事业。政治课教师的人格完善,不是空洞的思想教育,而是一项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深远持久的系统性工程,是基于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基于学情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如何成为一名充满人格魅力的优秀政治课教师,值得我们珍视和思考。惟愿这一路,生命与使命同行,责任与担当同在,用最美的青春,以诗意的姿态,静候一场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礼记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4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5王丽春.试析教师的成长与反思[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
6 张行简.塾中琐言?端品
7 韦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