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映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宜山小学 325803
摘 要: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认识家长和学校不应该独立运行,而是一个牢固的整体,共同去呵护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小学是孩子们真正开始独立学习的阶段,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帮助。在本文里,我们将一起去关注在家校合作下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吧。
关键词:家校合作;管理策略;班主任
随着我国小学教育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家校合作这一管理模式。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沟通的桥梁,可以更好的管理学生,帮助学生。家校合作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那就是班主任。他们需要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不断的进行调节。和家长一起陪着学生学习和生活。如何做好一个小学班主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尊重差异,共同进步
我们常常会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在处理事情,往往会参照家长的做法。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家长都必须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时,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如果与家长的处理意见产生矛盾时,我们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态度去指责家长做的不好。我们不能保证我们会比家长更了解他们的孩子。还有,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天使,可能他们的生产环境不同,我们也不要带着功利的眼神去看待他们每一个人。尊重家长和孩子,和他们一起进步和学习。例如,家长辅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家长遇到不会的问题,也要承认自己不会,和学生一起学习。
2. 主动沟通,重在平时
有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出事情了,班主任才会去联系家长。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我们要是时时刻刻观察孩子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与家长一起讨论。不要让家长有一种接老师电话就要批评孩子的想法。我国常常忽视鼓励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在平时经常鼓励孩子们,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一样。班主任应该每周都对家长进行沟通,进行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寄宿学校,孩子们更是一周都在学校。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班主任的用心。我们常常会说到一个“5+2=0”的概念,我们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要和家长一起努力,让学生们学的更好,过的更快乐。孩子们进入小学后,学习压力变大。在学校,班主任需要进行帮助。在家里,家长也要做好开导。让学生明白家庭和学校永远都是他们避风港,有问题要大声说出来。例如,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和同学交往过程会闹一些矛盾,作为班主任应该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也要告诉家长事情的过程,和他们一起商量解决方案,也要鼓励孩子告诉家长自己的一些想法,也要告诉家长不要一味责怪孩子。
3. 运用软件,加强沟通
科技的进步,班主任也要与时俱进,可以采用多种的形式去与家长进行沟通。我们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可以在第一时间与家长进行联系。同时,还可以将孩子的日常表现以及一些活动的照片发给家长们,让家长可以更直观的看到孩子们的表现。让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到班级的管理里,了解班级的运行。在增强家长参与感的同时,也会增大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想要主动去了解孩子们的表现。班主任也可以给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年终总结的文件,里面不仅仅包含着孩子的成绩,还有孩子的日常表现,班级活动的照片等。当然,我们也需要告诉家长不应该让小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控制他们使用手机的时间,不要拿着学习为借口玩手机。
4. 家校意识,不断增强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家长对于管理学生没有理论性的知识,也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们需要一些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面对平时的教课任务的,同时,还要管理学生的学习,可能对家校合作活动,没能好好利用。首先,班主任要增强自己的管理理念,明白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其次,班主任也要向家长传授一些家校合作的理论。例如可以在微信群发一些成功案例,和家长一起分析原因。最后,班主任还要设定相关的活动,和学生一起活动。例如,一年级围绕“让孩子变得有规矩”,二年级围绕“要重视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三年级围绕“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等。这样例子还有很多,需要班主任根据本班的情况再做决定。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两个重要场所。无论是古代的孟母三迁还是杜威的“从做中学”的理论,都在告诉我们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要学会在生活现象中学习。家校合作可以让家庭和学校进行信息的交换。家长可以及时得知学生的在校表现,学校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在家情况。小学教育为基础教育的开端,学生要学会独立,明白一定的知识。所以,小学教育的家校合作就很重要。
总结语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让我们明白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学会知识,还要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需要全方位的,立体式的教育方法。家校合作可以更直接的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小学班主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帮助孩子们适应小学生活。如果有家长的帮助,不仅会减轻班主任的任务,还可以更好的帮助孩子们。我们介绍了几种方法,希望可以帮助班主任做好家校合作。
参考文献
[1]李曼莉.做有温度的班主任:家校合作,助力班级管理[J].北极光,2020(9):171-172.
[2]谢芳.家校合作,于"微"处暖娃心--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抗挫折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84(01):60-61.
[3]时旭宾.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革新,2019(0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