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王春燕
[导读] 教育是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开展课堂教学
        王春燕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215000
        摘要:教育是社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中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知识,切实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实效
        引言:数学是一门内容复杂且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的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为他们的学习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课堂中有效学习,保证他们今后的深入学习与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创设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未发展成熟,在学习上相对较弱,因此依然需要教师的引导[1]。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在与教学内容接近的环境或氛围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将他们拉倒教师的数学教学中,在课堂中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科目的喜爱度,教学期间老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解决自己的不足,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比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一课教学中,教师先从知识回顾开始讲起,引导学生回忆单位长度的概念,随后向学生说道:同学们是不是都看过西游记呀?他手中有一根金箍棒可以随时变长变短,如果孙悟空将金箍棒变成一米长,你能用手比一比一米大约有多长吗?听完后学生开始热烈讨论,课堂瞬间活络起来。随后教师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硬币和信封拿出,并让学生猜想一下他们分别有多厚,在测量中引导学生认识分米与毫米的概念与关系,随后让学生在课堂中随机找出一个物体测量,并用新学的单位长度来表示,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使用的教学资源较少,导致他们的课堂缺少新的元素,学生在课堂中提不起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会出现许多问题,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数学现状,老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改进,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是新时代背景下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用多种形式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让教师的课堂重新焕发活力,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比如,在三年级上册教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教学中,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单纯的文字或图画讲解难以提高学生对本课内容的认识,因此教师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国旗的上升、火车的行驶、电梯的运动,为学生引入平移概念,随后再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电风扇的转动、钟表的转动,引出旋转概念,最后使用视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长方形纸对折,会发现其中有一条线,这就是轴对称。

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增加他们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再加上教师的有效引导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
        三、营造师生互动的活跃课堂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人员,要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就要让学生和老师处于平等的地位,首先教师要放下自己在课堂中高高在上的姿态,愿意弯下腰来与学生交谈,在课堂中对学生施以援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他们之间的不同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让他们在符合自己学习特征的计划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2]。
        以《年、月、日》一课为解释案例,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是不是都有挂日历的习惯呢?那么通过日历卡我们可以了解到什么呢?学生回答:知道日期,学生回答后教师为学生明确了解年月日。随后教师结合年月日对学生提出一系列互动问题,比如你的出生年月是什么时候?一年是多少时间?多少时间是一个月?观察你出生那年的年历卡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为什么?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规律吗?通过教师的互动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为学生补充,在教师与学生的一言一语中建立了一个积极活跃的互动课堂。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是现代教育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陌生感,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固定分组,让他们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作用,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引导学生及时改正,在小组合作中要重视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他们指出正确的学习道路[3]。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表示,随后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边长为1的正方体组成的图形,让他们观察图形的构成并计算一下它的面积,对学生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随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出问题: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如果我们要摆一个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一共有几种方法?请将所有方法都列出来,如果我们要计算像操场那样大图形的面积又该如何计算?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拥有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在数学课堂中开展互动式的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数学教学中,以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让他们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陆贵红.探有效互动之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试题与研究,2019(34):175.
        [2]赖坤松.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有效的课堂互动[J].考试周刊,2019(70):84.
        [3]陈浩.探有效互动之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上),2018(08):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