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吸引力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李蕾
[导读] 微视频是将阐述某个重要知识点为主要内容,将短视频作为信息的呈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运用为重要目标的教学视频资源
李蕾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登峰小学 116045
摘要:微视频是将阐述某个重要知识点为主要内容,将短视频作为信息的呈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运用为重要目标的教学视频资源。微视频承载的知识和方法,可以给学生的课程学习,特别是自主学习带来极大的帮助,改变学生以往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让音乐课堂因为微视频的融入而焕发光彩。以微视频为支撑推进小学音乐教学,能够适应微时代发展要求,逐步开阔音乐教学视野,让小学音乐教育真正从传统走向现代,突破以往音乐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让单调的音乐课程焕然一新。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中做好综合研究,了解微时代的发展趋势与内在要求,深入融合微视频和音乐教学活动。
        关键词:微视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升策略;
引言
        音乐课程作为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主要以培养学生音乐律动、提升学生乐感、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然而因教师及学生未对音乐课程引起关注,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出现。因此,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增强音乐课堂的吸引力与趣味性是十分有效的。微视频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利用微视频的优势与科学的教学方式有效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展学生音乐综合素养。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微视频是重要的音乐教学资源,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引入微视频,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给当前的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活力。为确保微视频和小学音乐的融合效果,教师需要在课程实践当中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原则。微视频的设计制作要突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微型短小,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的灵活性,满足学生的观看需求。既然微视频是微型的音乐知识载体,那么教师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保证内容精当、主题明确,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迅速掌握文本的重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音乐课程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二是创新性和认知规律相结合原则。微视频具备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征,那么,在音乐教学当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让学生在理解音乐知识的同时,顺利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运用。不过,在微视频的设计与应用过程中,教师在追求创造性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内在需求,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三是理智引入应用原则。微视频在音乐教学中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但是要使其在音乐实践中真正体现出正面效应,必须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出微视频的正能量,要做好微视频的精心设计与信息筛选,避免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消极影响。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视频”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微视频引题显著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激发个人学习行为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实现主动学习。良好的授课氛围能够充分地调动小学生参与音乐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断的引导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问题,尤其是新课引入的问题。微视频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做好课堂引入工作,从而构建良好的授课氛围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让学生直观清晰地感受到知识点,同时借助一些微视频中的视频图片动画等形式,来带给小学生必要的感官冲击,激发学习欲望。
        (二)利用微视频融入角色,重视音乐实践
        微视频的趣味性不仅仅在于观看视频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拍摄一些有趣且与生活与音乐相关的微视频。此形式适合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与音乐课程相关的特定命题,引导学生拍摄相关微视频。合作学习的方式是非常适合此教学形式的,不仅有效节省拍摄时间,同时在学生互相沟通、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另外,在学生交流与合作拍摄期间,可以通过互相分享的形式了解其他学生的思路及想法,进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在讨论与拍摄中,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基本了解。

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或自拟题目,引导学生依据题目的中心思想,设计微视频的拍摄流程。此类方式,不仅可以将传统音乐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有效改善,同时促使学生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音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设置竞赛的形式,将小组微视频的作品以投票的形式进行比赛,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团队配合能力以及音乐综合水平。
        (三)微视频突破音乐学习重点难点
        小学音乐课程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艺术素质方面优势显著。虽然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难度较小,但是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他们仍旧会在音乐学习当中遇到实际困难,特别是在重难点问题的学习上。如果在音乐教学设计当中,教师没有考虑学生对重难点的接受程度而盲目进行的话,将会导致学生的音乐兴趣减弱,给接下来的音乐学习带来阻碍。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教师可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中引入微视频,把原本抽象复杂的音乐知识,用直观具体的方法展现出来,可以大幅度增加学生的音乐兴趣。例如,在教学小节、终止线、小节线等乐理知识时,教师可先为学生展示一段和竹子有关的微视频,先让学生数数竹子的节数,初步了解小结的概念,结合节节竹子的分界线,可以自然联想到小节线。而在终止线定义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入跑步比赛的终点线迁移到音乐当中的终止线。再如,在引导学生掌握声音的强弱时,不少学生在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于是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动物叫声的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分辨各种声音,掌握声音的强弱知识。有了微视频作为辅助,小学生在重点和难点的掌握上会事半功倍。
        (四)突出微视频直观特色构建动态环境
        借助微视频的应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能够呈现出动态的学习环境。借助这种动态的学习环境,能够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实现个人音乐素养的培养。微视频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展现了微视频的独特个性,让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得到了完全的激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意针对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设计要有全方位的具体了解。但是,教师需要理性的应用微视频教学。微视频并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微视频来构建教学环境有时候是不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音乐学科特征来及时的调整微视频的应用与实践问题,尤其在授课语气以及授课节奏方面做出包装和改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利用微视频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首先,对于低龄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精彩有趣的动画版微视频和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并发展学生的核心。其次,对于高龄段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导入音乐教学中的乐理知识,使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引导,提高音乐表现能力以及综合音乐素养。将音乐教学中重点以及难点问题,以微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呈现,降低教学难度,提升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之,对于小学音乐的教学,应当引起教师及学生的高度重视,在重视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法以及有效的手段,将微视频与音乐教学紧密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李红霞.“微视频”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吸引力的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35):151-152.
        [2]李代娣.微视频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0(11):39-40.
        [3]高岩松.微视频在音乐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20(27):147-148.
        [4]刘荣.多媒体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浅析[J].中华辞赋,2019(07):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