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利波
武安市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邯郸 056300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中职教育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并且已经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过程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现代学徒制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能够使企业具有更多的人才储备,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本文针对于中职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在当下体制中的实际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前言: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十分迅速,烹饪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提升,而企业实际的实用型人才需求,却一直无法得到满足,当前毕业的学生经常缺乏实践能力,因此学校的教育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无法连接。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前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差异,为了改变这个现状,使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人才,所以需要采取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现代学徒制的运用能够有效使学校和企业之间更好的对接,并且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一、落实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
校企联合招生的模式有助于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在当前的工作开展过程之中,学生和企业对于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普遍不够认同,并且缺乏相关的机制,导致学徒的流失率较高。因此校企之间要签订联合招生的相关协议,并且建立起联合招生制度,由企业和学生之间签署协议形成中职院校的教师和企业人员以及学生共同参与的现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下,三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学校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而企业也能拥有更多与自身实际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储备学生也能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技能,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因此,这样的环境会直接推动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的顺利开展[1]。通过校企联合招生招工的方式,企业能够直接对于学生的实际工龄和学徒工资进行落实,这样就能解决学生在毕业之后存在着的就业问题,还能减少学生的家庭负担。所以校企合作联合招生招工的形式是一个三方共赢的优秀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现代学徒制在中职烹饪专业之中的运用。
二、加强师资培训
现代学徒制之中,需要企业派去相关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因此学校经常会对于教师的实际实践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这也是导致当前学徒制之中教师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当前学校和企业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保持双师培养的政策目标。中职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来到企业实践的方式,掌握更多的全新工艺和技术,了解行业现状,并且感受企业文化,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与实践能力。而企业内部的培训人员也可以通过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能力和综合素养。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中职学校和企业之间深入合作,并且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实行双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实现师徒之间的无障碍沟通[2]。所以在当前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学校的教师和企业内部的人员都需要不断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的合作意识和教育能力,并且学校还要为企业人员配备相应的助教,使企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之中能够更加顺利。
并且通过这样的形式也能有效提升学校内部教师的实践能力,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从而加强学校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之中的话语权。
三、完善评价机制
首先要建立起与当前现代学徒制相对应的考评机制,有许多中职学校的烹饪专业都是采取“授帽制”考核,也就是说对于一些进步较为明显的学生,按照实际行业规定给学生授予相应级别的帽子,并且激励学生能够朝着更高的方向不断进步。其次就是采取新极致的实训工作,学生在参与实训的时候,校内可以以学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奖励,而学生在顶岗实训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职业技能水平给予学生不同的工资待遇这种模式和企业内部的员工绩效工资有关,能够鼓励学生不断努力。针对于评价内容上,除了需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评价外,还要加强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评价,为了确保评价更加公平,可以通过第3方评价比如在学生获取了毕业证书的时候,还要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获得烹饪专业的相关资格证书,并且请行业内的专家对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点评,并且以此来确定企业授课的实际成果
四、重构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课程设置仍旧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之中,但是需要对于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主要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学生能够具备综合发展的能力。当前的课程设置上不能过于功利,也不能重视技术,而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使学校的课程和企业实训课程无法匹配,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并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以本文讲述的烹饪专业为例,文化课占据学生学习课时的30%左右,主要是对学生的基本素养进行培养,而专业类的课程,比如烹饪营养和烹饪基本功训练等等,课程内容则占据了20%左右,主要就是为了确保学生就业的时候,有更多选择而在课程方向分类上,比如西餐制作,中餐制作,以及调酒等等占据了50%,主要是为了使学生的就业更加具有深度。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由学校去选择一些资源丰富并且较有实力的餐饮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统一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制定,并且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加强,对于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由企业双方共同开展校内外的实训活动,并且帮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了解自身今后步入工作岗位之中的主要职责与工作内容[3]。从而有效地打破传统教学之中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内容无法匹配的问题,主要的教学课程有学校课程,校企合作课程以及企业课程三个方面,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烹饪专业的实际技术能力,加强对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运用,使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结语:
中职院校的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并且通过这种模式能够促进校企双方达到共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校企双方要多加配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容.中职智能制造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3):192-194.
[2]陈燕平.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烹饪专业“双导师”创新教学探索——以中式面点制作技艺课程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6):124-125.
[3]叶娜.协同育人视角下餐饮企业员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