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郑远彬
[导读]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的教育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问题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郑远彬
        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重庆市南川区,408400
        摘要: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的教育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问题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度。不过,老师在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时候,必须要重视应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厘清楚其中的利和弊,切不可以盲目应用。就现阶段来说,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问题式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由此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研究
一、地理核心素养和问题式教学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对地理的学习而生成的,有着地理课程特征的能力与品格,主要包括了综合思维能力、人地理念、地域认知能力和自然地理实践能力四个方面,是人们融入当下生活,认同未来考研必须具有的地理常识、地理水平以及情感观。
        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问题式教学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以为问题式教学指的就是依据地理课程的主要特征、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生理认知作为基础,由老师从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环境、现象等方面对问题进行创设,依据课程内容构建情境化场景,实现问题情境化,以问题链的方式对课堂教学予以推进。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教学目标得到实现。问题式教学模式可以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能从“做”的过程中实现地理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地域认知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理念。
二、高中地理中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少对问题式教学的认知
        目前问题式教学在教育领域中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不只是地理课程,包括其他各门课程都会采用问题式教学方式。不过就现阶段的实际状况来说,大部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问题式教学方法的利和弊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导致了在教学时方法应用不当的状况出现。这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使得问题式教学方法无法获得其真正的意义。
2、学生自身能力的问题
        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进度普遍不快,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导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无法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应用,老师在使用问题式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无法做到快速回答,导致大量的课堂时间被浪费,这也使问题式教学法的作用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
3、教学模式应用不恰当
        时代在快速发展着,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在持续更新中。很多高中老师为了可以更快地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显丰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会持续地各种教学方式进行尝试。可是,有些老师为了追求最大的效果,在应用的时候对教学方式过度创新,而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的。这样的情况下,虽然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却依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所以,老师不但需要对教学方法予以创新,同时,也要重视落实教学目标。


三、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改进措施
1、提问有目的、有计划
        很多人认为提问是很简单的事情,无非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老师给予总结和评论,其实,真正的有效提问远远不止这样。老师需要始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出问题,每个问题可以对应一个小目标,最后实现质和量的飞跃。因此,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同时,起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汇总以及创新。
        例如在对《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一课进行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熟悉,同时,自行搜集各类相关的资料,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应用问题式教学法,使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进行提问,比如“恒星和行星分别是什么?”“行星和恒星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太阳和地球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等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加深学生对于行星、恒星以及宇宙的认知,同时,又做到了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和巩固。
2、创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老师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更新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尝试中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来进行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一个适合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老师也是一样,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对之前产生的错误予以更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比如在对田纳西河流域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由于课文内容很多而且相对繁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视频的方式,把知识内容转换为视频信息,用这样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对内容的吸收。而学生要适应这样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好这样的方法,比如学生可以在课余的时间,自行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视频资料,对内容进行扩展和巩固。
3、创建轻松的教学氛围
        在过去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老师提问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课堂教学的气氛相对枯燥、沉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自然也就没有兴趣对问题进行回答了。而相对轻松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得以放松,此时,学生的脑细胞就正好处于最佳状态中,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展。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体验获得提升。
        比如在对《海洋概述》一章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泰坦尼克号是撞上了哪里的冰山吗?”以这种学生较感兴趣的,与教学内容相关却又较为生活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激发。
        结语:总得来讲,高中地理老师应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在对问题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和现实生活相结全,并融合学科素养,使提问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芸先.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8):35-36.
        [2]胡金玲.基于问题式教学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实践:以“大气的受热过程”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3):2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