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媛媛
温州市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325100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难度有所提高,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应用能力有具体要求。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致力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在总结原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发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效率。本文分析了我国应用问题的现状,并就改善小学高年级应用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提出了相关意见。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
引言:在基础数学教育中,应用问题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三年级以后,应用问题的各种定量关系变得非常复杂,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很高,许多学生在达到较高的年级后发现很难学习应用问题,而老师发现教授应用问题也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教学生学习应用问题,同时提高应用问题教学的效率,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关注点。
一、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环境
为所应用的问题建立现实当中的生活环境有关情况意味着要使用教师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遇到的现实情况来设计数学问题,并反映出生活之中对于数学学习的相关需求,数学与生活现实之间的联系引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对应用问题的实际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由于生活情境化的问题创设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并进行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生活状况(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的相关设计来进行充满日常生活元素的应用程序问题教学,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也可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社会生活需求也有了更好的了解。
例如,在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材之中《百分数的应用》这节中,可以指导学生将解决银行存款相关问题作为课程引入方式。 比如说2006年,小张和小牛想在一家中国建设银行存款,而假设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52%,三年期利率为3.69%,让同学们分别计算小张和小牛分别赚取的存款利息,或本金和利息之和。通过分别计算两者可以看到,由于存款金额不同且存款年限不同,获得的存款相应结果也不相同。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可以加深对银行资金运作的了解,以及对银行利率的计算了解。当学生遇到相关问题后,学生们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同时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生活技能。根据此样本问题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使用新年压岁钱或日常零用钱在银行存钱,并通过计算,体验生活当中数学内容的应用乐趣和可操作性。
(二)培养学生正确解决问题的习惯
要使得应用题中的问题解答正确,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测试技能,这是成功解决应用程序问题的前提。如果要解决应用问题,则需要了解应用问题是什么意思,应用问题包含的内容是什么,解答的要求是什么以及相应问题获知的可用条件是什么。学生必须充分理解问题的内容和要求,以便能够合理地回答应用相关问题。如果解答的开始步骤中有问题,则很容易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解题步骤。例如,在《比的认识》教学中,假设学生学习并解决比值和占比之间的差异时,得出问题A在比赛中能够占到10分,而问题B在游戏中能够占到20分。那么A和B的比例是多少?如果学生在分数的计算当中犯了错误,很可能会错误的得出A与B的比率,这就与正确的比值结果大不相同了。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应养成专心学习和倾听的习惯,教师也应注意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表现。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每天进行练习以养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在做达应用题时,学生应养成在草稿上书写计算问题解决过程的习惯,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这一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回顾并确认他们的答案。
(三)训练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
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练习数学思维,以便学生可以使用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应用问题教育中,教师应通过分析问题来阐明问题的关键要求,指导学生分析和总结问题以及与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熟悉问题、更好的考虑解决步骤和学习问题解决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使用图画法解决问题,并在课程中使用图画法使问题解决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和易于理解。
在教授六年级《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一部分时,必须使学生明确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否为正比。例如,在购买体育用品时,请确定篮球的总价格是否与篮球的数量成正比,假设篮球的球数少于50个,每个篮球单价42元;购买50个或者更多个,每个篮球单价40元。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解决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问题的两种情况,或者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折线图。在两个不同条件下,总价格和数量这两个变量始终成正比。同时,学生需要摆脱对不同主题的刻板印象,教师需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改变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使学生发挥学习潜能。
结语:综上所述,应用问题的解决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在应用问题解决过程中紧密整合学生的问题,积极改进教学措施,并加强学生的应用问题解决过程地关注,提高学生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艺娜.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07):114-115.
[2]孙健芝.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1(0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