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艳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查哈阳农场第一小学 162116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也是小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必要的途径。小学生思维逻辑理解能力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如何利用当前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开发和引导,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技能的提高,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学习动力,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素质教育;策略
引言
数学学科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噩梦,有不少学生谈到数学学科就本能地抗拒,主观上不愿意进行学习。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本身具有的抽象性,还有一部分是因为教师的应用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教师长期占据着课堂的时间给学生灌输知识,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自然一般。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依据新课改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学策略,围绕学生的发展制定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一、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师队伍方面,均存在不尽人意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新课改对于教学要求已经提高,但部分教师仍旧沉浸在传统教学之中,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缺乏接受度,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二是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课堂教学过于沉闷,更多的是照本宣科,融入的新知识新理念较少,教学载体单一,很难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师队伍整体有待提高。个别教师教学水平过于低下,很难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还有部分教师不思进取,专业知识学习不能与时俱进,导致教学缺乏新意,无法真正吸引学生参与。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并承担起教学的重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路径探讨
(一)遵循教学规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教师把数学课堂中的教学重点放到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上,单纯注重结果,以致于忽略了教育学生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阅历尚浅,学习能力也不高,教师直接将知识的结果告知学生,很难让学生接受。在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感受探究知识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小数学习部分的基础知识,其掌握的难度不太高,比较适合进行自学。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先介绍小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在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先对学习任务进行自己学习,教师可以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时时指导,应该相信学生可以自行解决一些基础问题,对于学生发生的错误,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后半部分加以考查,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指导,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二)创设直观情境,增强学生感知
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解。小学数学的内容是非常抽象的,不仅包含了公式的计算,同时还囊括了图形的解答和分析,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基于此,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的资源广泛帮助学生创建一定的直观情境,让他们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的辅助下更加直观地理解到相关的数学知识。通过对自身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学生可以加快对相关知识的理解速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这也就说明了高效的数学课堂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的课堂,他们不会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困难,反而能够对于过程中的理解阻碍进行大胆尝试。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此为契机,通过前后知识的不断复习和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让他们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学科素养,不断地找到属于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
通过自身学习习惯的不断改变,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化地理解到情境中的数学知识点,并在不断创新理解方式的情况下去进行相关问题的认识,同时及时地给予教师一些反馈。
(三)以探究学习课堂氛围创设,促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氛围很重要。因此,以往数学教学中,那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是必须要摒弃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以学生听讲、笔记、记忆为辅的教学模式,使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小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养成,更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掌握。因此,一是要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及活泼好动的特质,创设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通过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强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从而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要在教学课堂构建师生有效的沟通交流反馈机制。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需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思想动态全面掌握,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水平,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进度及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体现学生是教学中心的原则,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四)正视学生差异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方式
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了解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学生性格、能力、背景等方面的信息,发现小学生存在差异情况,并正视小学生的差异现象,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小学生本身就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性格、家庭环境、天赋、后天能力培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产生的。这些因素导致一部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较其他小学生更困难,他们学习接受时间较慢,理解能力较低,会对我们的整体小学效率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划分时要综合考虑,并将数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进度等方面进行等级的划分,针对不同等级进行分层教学,并在多方面进行不同侧重的训练和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整体水平。
(五)以实际生活融入课堂教学,促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渗透于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小学生认识并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生活的关系之后,其学习兴趣会大大地被激发出来。因此,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尽量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相关联,引导小学生去用所学数学知识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由此提高小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二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尤其是数学中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及概念,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去发现数学的源头。三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小学生搭建抽象数学问题与其日常生活中所熟知事物之间的桥梁,如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小学生去思考,由此激发其对数学兴趣。培养其数学学习能力,并将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驻于小学生心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思维逻辑的开发和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加强基础教学训练,创新教学模式方法,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同时,要正视小学生本身的差异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加强互动交流,改革考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辉辉.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途径[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77+67.
[2]甘彩卡.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89.
[3]杨月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N].发展导报,2018-05-25(021).
[4]李辉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探微[N].发展导报,2018-11-09(019).
[5]李春英.试分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与方法[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6):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