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佩艳
吉安市石阳小学 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小学数学主题教学的构建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先进的设计理念,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综合技术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内在潜能被充分挖掘和释放出来,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掌握知识,做到活学活用,在现实生活中以数学的思维和模式去思考一些实际的问题,从而进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因此,信息技术指导之下的小学数学主题教学的有效路径,让我们在信息技术时代紧紧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网络环境;主题教学;教学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1、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运用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效结合是发展教育创新的根本,二者的结合其实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不同类型的知识,将信息技术以及资源与数学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无疑是一项新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的重难点,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并且可以鼓励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教与学的有效结合。 与此同时,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融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这样一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会直接把书本上的概念知识内容交给学生,而是更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全面开展课堂,给学生带来新的思维锻炼和挑战,同时丰富课堂的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2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应用
2.1借助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提前设计实施的各项教学活动的组成。那么通过反思, 我们会发现课堂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让我们的教学不够顺畅,如某个环节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导致课堂教学的顺序或环节需要调整。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数学学科教学知识体系的角度以及信息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探索。 首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打造数学主题教学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 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 目的是让课堂教学有序、 有效地进行下去。 而生成这个部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自然出现和展开的, 而这种出现和展开与提前的精心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提前的预设是为了准确高效的生成,然而生成的部分可能不会完全按照我们的预设来进行, 所以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问题, 并且提前做好一些预防的措施,即给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留好余量,便于及时调整和优化。 例如,有的知识点学生学得很快,但是教师预留的时间却比较多,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地进行切换,而且在教学当中,师生之间也会有很多的互动,教师也可能会发现本来以为学生很容易掌握的内容, 通过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却出现了其他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停下来,把这些问题搞清楚,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内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运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来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考虑到这些情况的发生。 所以,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情况,我们准备的例题或练习题在数量方面都尽量多一些,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一定全都展示出来, 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灵活机动的调整,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实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虽然知识不变,但是学生会变,学生的反应会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如果有些疑难之处,学生在课上没有解决, 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课下进行练习就可以掌握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发放,让学生在学完之后能够及时得到反馈, 认识到自己哪个地方没有掌握清楚。
2.2 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科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
对于学过小学数学的人来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数学知识是非常简单的, 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些知识点还是很难理解的。这也说明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以及抽象性强等特点。那么,小学数学教师正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知识,以高度组织化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看见这些知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学生学不会是因为学生的智力有问题,但是也要思考是否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有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我们的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活, 要用创新的思维去解读这些知识, 要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去理解建构知识的更多途径和方法。 多媒体教学在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地从教育教学需求的角度来完善自己的功能,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研究它的功能,并且合理地应用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和价值。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能,一直被认为是展现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很多教师认为这不重要。实际上能够把多媒体课件制作得惟妙惟肖富有吸引力,而且又能准确的传递知识是智慧和艺术的结合。 所以这也正是我们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的方面。
2.3 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小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过程,但是小学数学的知识不但多而且较为抽象。因此,这对小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发展其个人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自身能力与个人的素养。信息技术能够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化过程,同样也能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帮助小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小学数学知识的内涵与规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与数学习惯。信息技术具备极强的表现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例如:赣教云-江西省中小学线上教学,小学教师在讲解几何中的“点动为线,线动为面”的知识时,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把这一数学过程设计为电脑动画,从而更加形象和具体地展示给小学生,帮助小学生初步了解几何知识,加强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想象空间与思维能力,以此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
2.4拓展课堂的教学资源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课堂的教学,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以此来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小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内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新时代的家庭都有手机或电脑,因此,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上的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微课复习视频、线上作业、师生交流平台等。例如:赣教云-江西省中小学线上教学,教师在讲解“分数”时除了课上教学,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线上学习任务,通过网络教学视频、寻找有一定难度的经典例题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以此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并提升其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最终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以及质量,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 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知识。 所以,要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出更好的学习方式方法,使小学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木宁.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读写算,2019(22):18.
[2]李孝兵.网络环境下初中数学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8):32.
[3]张颖.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的实践运用[J].新校园(中旬),2015(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