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宁东超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家庭家长更加关注孩子教育问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辅导班加持,导致小学生心理压力过大
        宁东超
        永清县第二小学   河北省廊坊市  0656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家庭家长更加关注孩子教育问题,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种辅导班加持,导致小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在当下时代的素质教育中,学校应承担起联合家庭教育的责任,与学生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努力。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引言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对小学生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作用,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做好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必要性探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所以需要家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了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两方面,学生在学校以及家庭待的时间长短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因此,家庭以及学校都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说,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做到有机结合,实现不同场合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跟进;其次,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来看,只有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合作,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方面达成一致,避免出现二者相悖的情况。最后,从家校所掌握的心理健康资源来看,二者所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是无法相互替代的。因此,这也要求家校合作,双方充分利用各自拥有的资源,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而实现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
        2家校合作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思考
        2.1深化家校合作教育观念,做好家校之间的沟通工作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能够对学生的
        成长产生终生影响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相对是比较少的,这就导致家长无法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教师也无法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教育共享。为了改善这样的教学现状,使学生家长能够及时有效的参与到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去,教师要善于及时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深化家校互联的教育观念,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观念。
        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家长拥有一些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教师应该负责学生的全部教育与教学,忽略了自己作为家长应该发挥的教育与引导作用。为了弱化学生家长错误的思想观念,及时的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与家庭教育工作,教师要善于深化家校互联的教育观念,做好家校之间的教育沟通工作。

比如: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布一份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网上问卷,要求学生家长填写问卷,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教师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细致的讲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家长能够意识到正确的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与学生家长逐一进行交流,针对不同家长存在的不同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让家长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去。
        2.2组织相关的心理教学活动
        在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相关的教育过程中去。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心理健康相关的亲子教学活动,让学生家长走入学校、走进课堂,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起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明确、趣味性强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相关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增强家校之间的合作互通,比如:教师可以及时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组织以“走进你的心理世界”为主题的亲子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活动。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家长敞开心扉,与家长聊一聊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并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的心理困扰,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走出这种困扰,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理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也能与家长一起更加高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
        2.3构建合理的家校互联机制,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训练
        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使他们及时地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能帮助他们有效地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和家长的引导都会对他们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加高效的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构建合理的家校互联机制,与家长一起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同时,教师也要高度重视家长的培训工作,让学生家长能够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引导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需要技巧的,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对学生家长进行培训,引导他们正确的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深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工作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分批次进行教学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技巧,让他们能够真正地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构建相关的机制,让家长能够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共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贯彻到实处。
        结束语
        总之,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与建设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犯罪低龄化的问题,导致社会大众越来越关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情况。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场所,就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负重要责任,但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不可推卸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学生的眼中都是“示范行为”,这是当代家长需要重视的内容。在强化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小学生家长应配合学校完成各项教育工作,以自身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策略的相关研究[J].名师在线,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