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话语符号分析及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梁中衡
[导读] 当前阶段的我国小学教育过程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梁中衡
        湛江南海学校524000
        摘要:当前阶段的我国小学教育过程中,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虽然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多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但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保障学生在未来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基础,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多模态话语符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效果,改善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多模态话语符号
        前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同时又是教学内容。小学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是培养小学生英语方面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讲说的教学方式。文字、音频、图片、视频、语调变化等多种模态话语符号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多种教学元素的应用,创造了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拟场景,在此场景当中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进行综合开发,全面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多模态话语符号概述
        多模态话语符号是指在交流活动当中的多种符号资源,其中包括文字、图像、语言、声音、触觉以及空间情境感受等[1]。在多模态话语符号的构建过程中,传统交流活动的声音、图像、色彩、空间、动画等符号不仅起到辅助作,而是与文字符号共同参与到相关意义构建当中。社会交流活动过程中,多模态话语代指在交流活动过程应用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手段及符号资源,以此完成沟通交流的目的。对于多模态话语符号的研究分为五个层面,分别是文化、语言、意义、形式及媒体层面,研究基础为语言学理论,同时涉及多种学科的交汇融合。在新媒体时代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多模态话语符号对应用,才能保证课堂教学工作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果。
        多模态话语符号教学包含了多种元素、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课堂的展开,所有交际活动都应处于多模态化。依据现在网络平台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英语教学工作的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教学均有了较大优势。情景模拟教学及视频辅助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图片及视频的观看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单词理解能力,影视作品的参与更提升了学生对于英语译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整体课堂学习氛围,强化学习效果。多模态话语符号教学是从多种层面开展教学工作,同时与多种学科进行有效融合,更符合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模拟,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强化其他知识的相关理解,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巩固了相关理论基础。
        二、多模态话语符号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学
        (一)感官模态符号
        在新媒体时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将教学内容以文字、视频、语言、声音、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以引发学生感官刺激,促使学生感官对传授知识进行整理、加工,最终完成相关知识的记忆和表达。在此类感官模态符号中,视觉与听觉感官模态符号感受能力最为灵敏,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视觉感受是课堂上学生感官刺激的直接体现,文字、图片、视频、表情等多种信息传递方式,均需要视觉感官模拟符号对学生给予感官刺激[2]。此类信息传递过程中,视觉感官模拟符号可以使抽象知识得以具体化、形象化、简单化,吸引学生注意力,将知识导入学生脑海,提高学生对于单词、语法、语句等的知识的理解程度。除视觉感官模态符号之外,人体最为灵敏的感官为听觉感官。英语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口语和听力的练习,教师语音、语调的变化,均给予相关知识不同的含义,增强了话语的自然性。以人教版pep三年级起点中的颜色为例,可通过“高低音”游戏表达不同颜色的含义,如教师将表示有红色含义的单词“red”举高时,学生可以高于正常语调的声音读出单词,对于表示有白色含义的单词“white”,可放在学生正常能够看到的位置,并让学生以正常的音量读单词。

另外,多媒体应用的录音发音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英文歌曲所具有的优美旋律,缓解课堂整体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而多种感官模态符号的应用协同应用,如味觉、嗅觉、触觉感官模态符号,丰富了整体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课堂记忆,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程度。
        (二)情景模态符号
        情景模式的教学,是对感官模态符号的综合应用,可以营造一个与现实空间相接近的模拟课堂,提升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3]。课堂知识与现实场景相结合,营造生活化情绪模态符号,可有效的缩减学生所学英语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距离感,为学生的实践应用提供机会;文化类情景模模态符号的创建,包含了英语使用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进一步描述了更多国家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而娱乐情境模态符号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兴趣爱好与学习活动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在娱乐过程中完成知识的传递。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多模态话语的应用
        (一)注重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种类众多、繁杂,如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将难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多模态话语英语课件开发可将多种教学元素进行一体化整理,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采用声音、色彩、图像协同合作,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并通过多种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4]。英语课堂的教学资源数量较为庞大,学生难以通篇接受,需要教师进行精简,截取其中具有深度的教学内容作为课堂资源开发主体,尽可能的形成代表性强、表现形式丰富、课程时间简短的授课内容。课程整体具有系统性、连贯性,知识传输过程要具备整体性、逻辑性,以保障学生能够由浅入深进行英语学习活动,由此既保证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整体课堂教学效果。
        (二)结合学生特点开发适宜的教学方法
        多模态话语符号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是对于教学方法的彻底改革。小学生因自身年龄特点,课堂教学活动中难以集中注意力,但对于新奇、新颖事物具备较强的好奇心,由此可以依据更为新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目光吸引之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课堂教学成果。情景模态符号对应用。创建了多种英语教学模拟情境,通过游戏、故事联系现实生活,并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教学工作,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相关的英文歌曲,歌谣,动画片等,如迪斯尼动画电影、音乐,旋律较为优美,观赏性强,既可满足学生的想象空间,又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英语环境的理解程度。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今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多模态话语符号充分融入到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是小学教育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对于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改革教学方法,增强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与真实性,提升了整体英语教学效果。而英语教学多模态话语符号的协同应用,必将使英语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辰.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以《Emperorpenguins》一课为例[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8,8(8):60-61.
        [2]王秋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喜福会》为例[J].名作欣赏,2018,629(33):175-176.
        [3]何楚红.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6.
        [4]李慧艳.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634(8):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