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唐珠江
[导读] 小学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跟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关系非常密切,学生的生活基础性是很强的,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唐珠江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蛟边浩铭学校 广东 惠来 515235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跟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关系非常密切,学生的生活基础性是很强的,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老师更需要对课程改革的最新方向进行关注,对教材内容的变化形式进行关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关注。小学德治课程是初步形成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课程,是学生心身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是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前言: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三观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个阶段对学生加强道德与法治方面的学习与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都是有帮助的。为此在小学阶段深入展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严谨的法治观念,给学生今后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一定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科学合理的制订教学计划。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等实际发展情况,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类活动,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方面的建设力度,让小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 、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的一些观点跟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会觉得陌生,难以理解,不利于教学活动开展,人们的思维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物质欲望使得人们不注重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开始懈怠。有些人甚至提出了知识无用的理论,放弃了学习。这种思想对学生的影响自然很大,使他们觉得这些现实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不符合。《道德与法治》这一门学科的理论性比较强。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在讲台上讲解,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会感到无聊,不想学习。
        (2) 学习方式存在问题
        在人们的理解中,总是会觉得道德和法治属于文科,没有需要太多需要去理解的地方。大部分都是一些政策指导方针,听不听也无所谓,考试前我们只需要死记硬背一下,抱有这一种思想的学生非常多。这实际上是对道德和法治教学的不正确理解。这种不正确理解的根源是以考试为主要的教育方式。老师是这一种教学模式的主体,在这一种教学模式下“灌输式”教学法应用非常的广泛。不管学生是否了解他们所教的知识,只要他们能背诵,他们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时间久了,老师也很难做出改变。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改变这种师生错误的观念,就必须坚决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自主学习。


        二 、有效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方式
        (1) 保障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以致用,能够把学习后的知识点有效运用到日常生活实际中去,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之一。学生在学习完之后,会掌握更多法律常识,把这一些知识有效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学生也会因此对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不能够暴力解决问题,一旦出现纠纷,要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就好比,当学生遇到盗版商品的时候,就告诉学生证据很重要,然后积极联系商家与当地相关部门进行举报,以防更多人被骗。此外,老师还要指导学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自己是学生,但是也不可以逾越法律的红线,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好学生。
        (2) 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活跃课堂教育教学氛围的时候,可以用到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精髓所在。可以设置某一个特殊的场景,邀请班上的几位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考察学生在这一些情境中的表现和反应。就好比,在路边由一个学生扮演的老人家突然晕倒了,旁边的学生会不会去帮助这一位老人家,如果帮助了就可以设置第二个情境,由不同的学生扮演出租车司机,考察学生是否会给运送老人家的车辆让路。老师对学生在活动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并给出正确的价值引导。通过模拟这一些现实生活当中的情境,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以及法律常识,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法律知识抢答比赛等趣味活动,把枯燥的法律知识进行生动地演绎,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比较轻松,学习的兴趣也会因此大大地提升。
        (3)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
        在教科书里面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出来的,显得非常的枯燥,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这就需要老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把教科书里面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进行有效的联系,这样一来,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时候,就会变得容易一些,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好比,在教导学生整理各自家务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衣服应该怎么放,床应该怎么收拾,而是让每一个学生拿起自己的书包,各自进行整理。最后作出自我评价,看看哪一位同学说得又好又快。还让学生制作出一个时间规划表,将每天的时间进行有计划的分块安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时候也会相对更容易一些。
        结语:综上所述,想要教学好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除了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必须要结合生活实际去展开教学。老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老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强化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纪法规,为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方向。
        参考文献:
        [1]朱韵桦.捕捉教学时机  催生课堂亮点——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教育界,2021(16):16-17.
        [2]付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探究[J].新智慧,2021(10):45-46.
        [3]徐静.巧借思辨话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2021(10):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