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的哭声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下)   作者:许梦玮
[导读]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学过程中的变数要比其它学科大,在教学时经常会出现背离教师预设的情况
        许梦玮
        南京市金陵小学 210033
【案例背景】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学过程中的变数要比其它学科大,在教学时经常会出现背离教师预设的情况。在信息技术教学时也常常有些意外发生,由于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要将课堂上的“突发状况”视为课堂的精彩部分,并合理有效的去利用,建立一种意识和观念,将突发情况当做是课堂的转机,只有这样,教师才不会在课堂上出现慌乱的现象,才能课堂更加精彩和生动。
【案例描述】
        这是一节校内展示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年级键盘输入中的《文字输入练习》这一课。由于键盘输入时较为枯燥的,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性,我采用小组竞赛的办法进行古诗汉字输入比赛,并特地准备了一些文具作为奖品。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打字比赛,老师这儿有四首古诗,字数都相同,我们来抽签决定每个小组的打字内容。”四位组长上讲台抽签决定好内容。
        “小组内先完成的学生可以帮助一下组内落后的同学,但不可以动手替他输入。哪一个小组率先正确完成古诗汉字输入,哪一组得胜,那讲台上奖品就归那一组了,得胜的小组每人都有份。”望着讲台上的奖品,同学们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比赛开始!”我一声令下,大家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教室里都是键盘敲击的声音,时时还传来一些同学们的小声的催促声,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一边巡视,一边还挺得意,看样子这节课课堂气氛不错。
        “呜呜呜.....”正在比赛快要得出胜负之时,课堂突然“飞来”了哭声,教室里一刹那鸦雀无声,学生都停了下来,惊奇地把头转向哭声传来的方向,在坐的听课老师也惊诧的看向了这个哇哇哭起来的学生。我一看,第三组的张琪正一边手抹着眼泪,一边伤心地哭着。我心里一沉,第一感觉是,天哪,这可怎么办啊,现在可是展示课的时候啊,全给你弄砸了。我走到那位学生边时,脑袋可是一片空白。
        “怎么啦?”那学生向旁边的李博瞥了一眼,哭得更响了。我顿时束手无策了,开始慌乱起来。只感觉到全体学生还有听课老师那火辣辣的眼光全投向了我。
        “老师,是李博把张琪弄哭了。”其他的孩子告诉我。
        “你怎么把他弄哭了?”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责怪着李博。
        “谁叫他打字这么慢,全组都让他拖后腿了。”李博嘀咕了一句。
        “你拼命地责怪我,还强打我的键盘。”张琪委屈的说道。
        “不要哭了!以后还会有机会的。”我弯下腰,拍了拍张琪的肩膀。
        “你不能替别人打字,这样做是不对的。”又没好气地对“肇事者”李博说道。
     李博委屈地低着头在座位上,一幅不服气地样子。同时张琪也慢腾腾地把手放回键盘的基本键,看得出这两位学生非常沮丧。
        “大家继续打字,快点,不要耽误时间哦!”我转身对学生说。

这样,课堂上又陆陆续续响起了键盘敲击的声音。
        此时我的心里真不是什么滋味,拖着沉重的步子巡视着,脑袋里还想着那件事。很快汉字输入古诗比赛结果出来了,是第二小组获胜。我草草地总结了一下比赛结果,之前讲课时那神色飞扬的神情早已荡然无存,心里巴不得快点结束本节课教学,以免再“飞来横祸”。
【案例反思】
        这件事的触动对我非常大,课堂上“飞来”的哭声,搅乱了这节课,更加搅乱了我的内心。这节课之后我也知道自己在处理这次意外的事件上的不妥。在这件意外事件中,出现了几个问题。第一,教学前心里没有任何应急预案;第二,教学中遇到问题只想着息事宁人,草草结束;第三,事发后乱了阵脚,教态失真,并影响了后面的教学。经过反思之后,我觉得在课堂上遇到意外事件处理时应该如下这么做。   
一、引导意外事件,培养探索精神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生成不等于是教师的完全放手,也不是学生的天马行空,而是让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使课堂的外延得到拓展与延伸,增强学生的信息摄入量。在遇到意外事件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是相当重要了,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发生的情况加以甄别、取舍、引导、甚至整合,才能使学生原本的意外事件的变成有价值。
        在教学时这些意外来自于教师、学生、教材或者他们之间互动时无意生成的,而答案是教材中没有的,这需要我们教师从教材以外找答案,更需要我们教师的经验积累。在遇到意外事件时,如何将意外转变成教学内容,将意外事件增加教学的有效信息,有利于知识深化,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二、巧借意外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学,产生的意外或错误,也是一种来源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材料。这些意外它来自学生,贴近学生,教学时又回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也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行业变化很快,有些新的技术和知识教师不一定知道的比学生早,对一些领域的了解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出现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对于新知识学习的帮助,学生本身可能并不知情,但教师一定要抓住机会,对学生生成的这些资源加以注意和利用,自然地运用到教学之中。
三、利用意外事件,引申信息教学
        我们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面对学生已出现的意外,换位思考,不斥责、挖苦学生,并利用学生的意外事件激发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将意外事件引申到教学上。可以利用信息课上学生对电脑及其他新型设备转移意外事件的注意力,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小小的意外事件并不会打扰到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学生的情绪和对意外事件的压力,很快会被转移,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知识上,这样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教学。
   在这次的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很出人意料,从这次飞来的“哭声”中,我也明白,教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切忌急噪、冲动、感情用事,而必须做到沉着冷静、判断正确,感情要克制,行动要果断,处理要谨慎。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首先要机敏、迅速而准确地判断问题、然后因势利导,恰当、妥善地解决问题。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往往对课堂教学造成消极影响,教师在处理时,要切忌“以牙还牙”大吼大叫。而应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真切、自然地去肯定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引申到自己教学中,达到教育全体学生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由于信息技术的变革,随着学生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我们教师也要学会倾听,甘愿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等等,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你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我期待着下次完美的“意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