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大龙
(陕西洛川县延安炼油厂子弟学校 陕西 洛川 727400)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添加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这就要求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裴燕自学学习、合作以及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明确自身的学习态度,以此不仅能够促进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还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便能够在教学中充分的将人文精神的教学融入其中,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文精神 体现方法
一、人文精神的意义
人文精神就是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实际生活等。在教学方面的人文精神变现为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之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情况,对于学生的发展及时进行指导的纠正,以此保证学生能够成长为更好的人。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的措施
(一)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体
小学阶段是学生为日后学习打下夯实基础的黄金时期,并且这个阶段能够帮助学生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对于学习产生了一定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上的主导者,将教师自身作为知识的引领者,带领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爱”与“美好”,由此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以及美好的道德品质。
例如:在教师进行《麻雀》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并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深入的体会。让学生感受麻雀在凶猛的猎狗面前,可以奋不顾身的保护自己孩子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文中的语句描述中,感受“母爱”的伟大。接下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能够将学会说呢个代入到文章的情境中,以此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母爱的体会,能够促使学生深刻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与母亲日常生活故事的叙述,在分享的过程中,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爱。通过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方式,不断的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知识的学习,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沟通。
(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因为家长的影响和教育方式的差别,所以造成班级内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性格、行为方式均有有所差别。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及时要争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教学,避免对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有部分内向的学生,面对学习上的困难从不进行询问,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掌握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能够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教学,进而提升全体同学的学习成绩和效果。
例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让学生进行情景剧的演绎,对于内向的学生可以让其进行刀具的制作等,性格开朗的学生可以让其扮演普罗米修斯、火神、宙斯等。在情景剧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感受的书写,以此能够让教师充分的掌握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学习。通过这样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还能够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并能够得到提升,以此充分的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教育中。
(三)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融入人文精神的教学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蕴含着非常丰富道理和内涵,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由此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在教学中要融入人文精神的教学,所以教师要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进行民族文化的拓展,和民族精神的渗透,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做够的成长空间,并逐渐形成人文精神。
例如:在讲述《铁杵成针》这一文化在那个的内容时,文章的主旨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做事要坚持不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室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引导者的地位。引领学生进行文章的解读,以及对文章内涵的深入理解并教导学生能够将坚持不懈的晋升运用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同时教师应该基于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让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话语,让学生进行自行的探讨,让学生自行解读其中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的深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文化的学习,还能够锻炼学生地理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运用。教师要通过此次课堂的开展,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由此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还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精神的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教学,就需要不断的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能力的锻炼,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峰.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方法探析[J]. 考试周刊,2020(61):33-34.
[2] 朱本喜,高西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J]. 山西教育(教师教学),20087-8.
[3] 朱玉忠.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体现人文精神探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6(9):51-51. DOI:10.3969/j.issn.1674-6813(s).2016.09.044.
[4] 王山东. 小学语文的灵魂人文精神的启蒙[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6):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