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模式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陈海江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随之进行变革
        陈海江
        福建省漳州市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36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随之进行变革。语文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科目,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成绩还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并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语文的学习主要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目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会将读写相结合进行教学,而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便利,并为教师的授课降低了难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板书、语言讲述、写、记等方式。对于生性活泼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进行安安静静的学习的,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激起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会对于枯燥的课堂氛围,感到厌烦。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学生对于文字的解读犹如天书,学生更喜欢的是动画等方式。总的来说,因为小学生缺乏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因此造成学生不能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生学习《秋天的雨》时,教师可以说出季节并让学生对于季节进行描绘,教师可以在学生描绘的同时,通过多媒体进行相关季节图片的展示,并将秋季留在最后。在小朋友对于秋季进行想象回忆时,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于秋季有哪些想象,是金黄的麦穗、还是丰硕的果实,亦或者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在学生进行肯定时,教师可以添加图片。以此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秋天的气息。然后引导学生对于雨天的感受,并将自己的想象记录下来。通常小学生都会想象到雨天阴暗的天气、轰隆隆的雷声、以及瓢泼大雨。由此教师可以通过“秋天的雨,好像和小朋友们的感受不太一样呢,老师怎么感觉秋天的雨带着水果的芳香呢,那现在老师情小朋友们找一找你们眼中的雨,和老师眼中的有什么不同,好不好呀”等话语,将小学生引入对课文的阅读。然后在阅读后,将课文中对于雨的感受,记录下来,并与之前进行对照。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下以雨为题的小作文。通过情景的创设,能够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真态度,由此能够减少学生对于读写的抵抗情绪和距离。
二、开展活动,锻炼学生读写运用能力
        在小学生对于读写感兴趣之后,教师应该乘胜追击,培养学生对于读写的运用能力。读写对于学生进行语文的学习以及对于语文的掌握知识的反馈,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学习到课外的知识,学习文章中蕴含的真理,并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写作的文笔和语言的运用能力。而写作不仅是语文考试中占比较大的板块,写作水平也能够展现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以及知识的丰富与否。因此读写的锻炼和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重中之重。


        例如:教师可以开展读写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己想象,以“我变成了...”的半命题进行写作。在写作之后让学生在班级内进行朗读和文章的评比。对于优秀的文章,教师给予奖励。学生在奖励的诱惑下,可以自主的进行文章的写作。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的掌握学生的而写作水平,以此能够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成分的指导和教学。同时,对于教师的奖励,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并继续保持。而没有奖励的学生,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战斗欲,以此能够促进学生对于读写的练习。
三、家校合作,培养学生自主读写的能力
        家长在学生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学生的启蒙老师是家长,并且学生幼儿时期的模仿对象也是家长。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时,势必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监督。要想小学生的学习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加强家校合作,教师和家长保持统一目标,对学生进行督促和监管。
        例如:在活动开展过后,教师可以就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欠缺之处,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并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能够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阅读,进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还可以让家长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留言的活动。家长和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里话,或者学生做错的事情等,进行书写并让对方阅读。以此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写作的运用。同时在学生进性一本书的阅读过后,家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的书写,并可以让学生在学校中的语文课中进行分享。由此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家长可以与小朋友在饭后一起进行一小时阅读的活动,通过家长的影响,学生能够自然的将阅读养成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够进行自主阅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读写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大板块,同时也是难以进行的教学内容。小学生在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组织能力上都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同活动的开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针对性教学,以此能够让学生逐渐掌握读写的能力,并利用读写能力进行自身情感的抒发和宣泄。通过不断的练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艺容. 小学语文高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2021,7(5):195-196. DOI:10.16681/j.cnki.wcqe.202105072.
        [2]陈淑楷.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1(1):177-178. DOI:10.12223/j.2095-6711.2021.01.086.
        [3]顾富民. 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J]. 学周刊,2021(5):139-14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5.0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