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曹家红
[导读] 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初中和高中考试中阅读占据了大部分分值,所以在小学时学生应该打好基础,这对其他科的学习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曹家红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小学402260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初中和高中考试中阅读占据了大部分分值,所以在小学时学生应该打好基础,这对其他科的学习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因此本文开始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作用,然后从两个方面解读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引言:在20世纪60年代东尼·博赞提出了思维导图,根据很多年的发展趋势将其应用到教学环节中并获得了具体认证,能够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行业,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水平。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和语文阅读相结合,先从阅读文章开始,抓住文章中每一段的核心思想,形成关键词将其串连起来,绘制成一个思维导图。在这样方式的指导下,学生会更加容易明白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而提升阅读水平和能力。
        1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满足感,这是他们现阶段最重要的特点,而且思维导图的制定较为简单,学生们上手也很容易,这样可以适当地打开学生们的思维,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深入学习语文阅读,提高自己学习的效率。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可以掌握识字、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内容,将图形和知识联系起来,学习的内容以结构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生对内容的把握程度,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感受到学习阅读也并不是那么的困难,同时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获得了提升。
        1.2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经历太少,生活经验太过于欠缺,所以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上多多少少不够深刻,文章的理解能力处于初级阶段,只能掌握字面的意思。所以通过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进行阅读理解教学,学生能够完全理清阅读的结构,明白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内容。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增强他们动手能力,反复琢磨阅读内容,将更多的知识和内容深刻地印在自己的头脑中,加强对内容的理解程度。


        2运用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1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在学习时会投入很多的热情,但是面对阅读长段落的文章,学生也是很难沉下心去学习的,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时,挖掘学生兴趣点,利用兴趣为基础点来指导自身教学,掌握学生平时思维和状态的变化,及时改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观念。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可以结合一段小的故事或者是视频来做导入,同时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或者是经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大体思想,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理解文章字里行间的内容,理解作者情感。对于小学阶段刚刚接触到群文阅读的内容,老师可以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并且耐心地指导学生,也可以老师自己先制作思维导图,在关键词上挖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来将空白内容补齐,从而建立文章清晰的思路。
        2.2科学利用架构,对主题的阅读进行构建
        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种活力的支持下完成对阅读框架的搭建,比如在小学课本内容中的《持之以恒》、《滴水石穿的启蒙》、《愚公移山》的内容中,教学需要有秩序可言,要循序渐进,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把握文章的内容,其次,对于文章一些难懂的内容,需要做好整理工作,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或者在思维导图下面进行补充,然后以便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老师在课堂进行教学时,可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分享文章内容,掌握结构,理清思维,明白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主题,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大胆鼓励学生开散他们的思维。学生在学习阅读时,最为关键的就是对中心思想的把握程度,利用思维导图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作为老师在教学时,应该多拿一些优秀的文章来让学生解析,比如鲁迅、闻一多、钱钟书这些大家的作品,只有学生对文章脉络进行清晰的整理,在阅读学习上才会有所突破,养成学习阅读良好的品质。
        结语
        思维导图一直被认为是提升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思维导图也被运用到各个学科之中,其中语文的阅读是语文内容的重要模块,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能够非常好地协助学员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内容中人物的观念流入,人物情感和段与段中间的关联、节奏。所以语文老师展开思维导图,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学会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在课上围绕着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交流,然后再课后再进行复习,这三个流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制作的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林书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苑教育,2021(10):43-44.
        [2]任燕芳.借用思维导图促进群文阅读——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5):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