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守友
安徽省怀远县魏庄初级中学 安徽 怀远 233441
摘要:如今初中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往往都处于一种静态教学状态,语文教师过于注重文本主旨、写作特征以及写作结构的讲解,而对于部分鉴赏类的阅读文本也只是开展带有形式化主义的讲解,并没有指引学生对其开展深入交流与分析探讨。此种带有程序化的阅读教学策略不仅无法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甚至还会促使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不具备充分的课前准备
如若想保证语文阅读教学课程的完整性,教师必须开展精心的课前准备。但如今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完全忽视了课前准备这一环节,在正式上课前,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也并没有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预习,从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本十分陌生,无法带有针对性与目的性与对文章进行阅读,在课堂中只是盲目的阅读文章,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二)没有开展延伸与拓展
当初中语文教师完成教学后,并没有对教学内容开展课后延伸与拓展,造成学生仅仅只是对所学习的文本有了一定程度的看法与理解,但却并没有了解其他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语文课程阅读教学失去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对学生的指引力度较小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很少对学生进行指引与指点,通常情况,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之中向学生对文章进行讲解与分析,让学生牢牢记住文章的主旨、结构以及写作手法,致使学生最终并没有对文本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精心布置课前准备环节
课前准备应分为两部分,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制定合理的目标,其次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前,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对文章提前进行预习。只有学生在课堂中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其在文本阅读环节才会具有正确的方向,不会开展盲目阅读。学习目标的制定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中指引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还可以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掌握文章之中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对文本进行浏览、找到文本主旨、总结文本段意,深刻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例如,当初中语文教师讲解“捕蛇者说”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之中为学生简单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故事发生的朝代背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本内容,深刻体会作者情感。
(二)开展良好的竞争合作模式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程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最终成绩以及学习方式,并没有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课堂之中选用灌溉的方式将知识点强硬地向学生进行讲解,不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需求,严重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创新,在课堂之中开展良好的竞争合作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拓展学生思维。
初中学生之间存在的年龄差距较小,在课堂中他们很容易进行深入交流,而竞争合作模式的开展既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归属感,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胜负欲,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语文阅读活动中。
例如,当初中语文教师讲解“论语”课程时,可以在课堂中将学生划分成为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分别对文章进行朗读,并且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将文章中的意义进行具体表述。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教师就可以邀请一组学生上台进行朗读并解释,当释意全部正确后,教师可以让此组同学将这句话的含义表演出来。此种阅读教学形式的开展,既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加欲望,还可以促使学生深刻掌握文本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提升学生语文成绩。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想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人们都是在不断地学习与参加过程中对外界事物产生兴趣的,在学习中,只要我们获取了一定知识或者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就会产生一种精神或者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兴趣与热情不仅可以增强学生鉴赏力与阅读力,还可以有效陶冶学生情操。
例如,当初中语文教师讲解“我的叔叔于勒”课程时,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于勒当时的穷困潦倒会不会是他假装的?如若真是假的,那么接下来文章的情节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此种阅读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推动学生主动开展学习,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阅读是极为关键的组成成分,其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成绩提升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主动开展阅读,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热情,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以及鉴赏力,利用丰富的文本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语文知识点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润.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备课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21(7):129-13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7.063.
[2] 张传柱.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22-23.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1.010.
[3] 王苏惠. 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5):17-18. DOI:10.12241/j.1009-7252.2020.13.009.
[4] 张坤有. 论有效性提问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3):87-89. DOI:10.12241/j.1009-7252.2020.07.051.
[5] 王小萍.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和方法[J]. 学周刊,2020,1(1):117.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