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逊克农场学校 黑龙江 黑河 164423
摘要:在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只有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获取到更加全面和综合的发展。因此,在素质教育的导向下,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不断地对学科的因素进行挖掘,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情绪来面对生活和学习,让教育任务和目标得到达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重要性
前言:在小学课程体系当中,语文学科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科本身就具备着较强的人文性和情感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过程当中有着非常大的优势。所以,当前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应该对学科的优势不断的进行挖掘,加大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心理健康、思想端正,在面临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也能获取到良好的成长与发展。
一、和谐师生关系,渗透心理教育
要想在语文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好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教师首先就应该具备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应该对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和方法形成科学认知,达到理想当中的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将心理引导策略有效地融合在日常相处当中,尽量让师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和平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减少心理负担,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心理教育成效。
例如,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主要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学习、更有可能来自于家庭、社会等相关因素。所以,在日常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身为一名教师应该善用自己的情感和爱来带动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心理层面的压力得到缓解,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效果更好。这就使得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面临着更高层次的要求,扮演好各种各样的角色,可以是朋友,也可以是睿智长者,让教育的效果得到持续的增强。
二、挖掘教材因素,渗透心理教育
在小学人教版的语文教材当中,其中大部分的文章都具备着良好的情感因素,能够培养学生心理意志力,让学生化解心理问题,是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非常有效的素材。所以,在当前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对教材当中蕴含的因素积极地进行挖掘。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心理健康教育在渗透的过程当中效果更好,达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例如,在讲解《慈母情深》的过程当中,在现阶段,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家庭当中的独生子女,和父母在相处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长时间无法得到化解就会变成心结,让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因素,可以鼓励学生在作者生动、感人的笔触下来换位思考,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学生懂得应该想父母所想、思父母所思。
应该将更多的爱放置在回馈和报答父母上,而不是一味的任性、叛逆,让理想的教育效果得到真正的实现。
三、加大性格培养,渗透心理教育
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加强性格的塑造。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性格和心理之间的联系性是非常强的[2]。通过性格的塑造,也能够帮助学生的心理变得更加健康,让学生的情绪积极向上,达到理想当中的心理教育效果。所以,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挖掘因素,加大德育的渗透,让性格的培养效果能够变得更好。
例如,在讲解《落花生》一课的过程当中,作者在文章中借助借物育人这样的写作方法,用花生来比喻做人的道理,能够带给人实际生活更多的启示。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自身,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用花生来比喻做人的品质?通过花生,作者希望我们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假如让你在实际生活当中随意的选取一样事物,你会怎样对事物的内涵进行挖掘,对自己的人生态度进行表达呢?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可以从中获取到一定的感触,有助于学生品质和人格的塑造,达到理想当中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实施赏识教育,渗透心理教育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在日常学习的过程当中非常需要他人和教师的关注和鼓励[3]。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加强认知,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展示的平台和空间,让学生的心理变得更加积极向上,让心理教育成为驱动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变得更加主动和积极。
例如,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尽量的让教学方法变得多元化,可以融入角色扮演、课本剧改编、辩论赛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更多自我展现的平台。而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优缺点,也应该挖掘学生的优势和内在潜能,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鼓励下拥有更多的力量,在学习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在评价时,教师应该采取欲扬先抑的评价方式,应该以激励式评价为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找寻到更多的自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将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的事情。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的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在无形当中真正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课程教学当中的融合和渗透,让学生能够获取到更加综合的成长与发展,将语文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最大化的展现出来。
结论: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更好的让语文教学的开展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育人效果。在这其中,主要可以从和谐师生关系、挖掘教材因素、加大性格培养、实施赏识教育等等,让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真正的渗透,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海霞. 小学语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67-68.
[2]俄甲喜. 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读写算,2021,(07):37-38.
[3]周芷宇. 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 才智,2021,(0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