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官岑完全小学 678309
摘要: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不容忽视的,信息教学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文章通过对信息技术进行分析,探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管理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教学管理
引言
自互联网时代来临后,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师生欢迎,成为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起着广泛的积极影响。不过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普遍面临着有效性不足的情况,亟待采取有效策略提升二者融合有效性,达到深度融合状态。由此可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理论概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和信息技术相互整合,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很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开拓视野,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指出,在教育教学中不仅仅要包含课堂内的教学资源,也应该包含课堂外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课堂知识内容的传授,应当通过收集报刊、电视、网络等相关的资源。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课程资源也不断出现,网络化的趋势,通过网络的应用能够进一步的拓宽语文资源的知识学习,从而使得语文知识的学习范围更加扩大,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扩宽语文学习的资源,从而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学策略的应用也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并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入以及相应的整合,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对文本阅读方式转化为利用网络的方式进行媒体阅读,而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相互整合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而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容,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丰富,也能够极大的带动知识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素质,创新学生的语文能力。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管理措施
2.1优化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随着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厌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合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信息技术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索,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西沙群岛的图片,并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对文章进行理解,之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字词。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设备为学生再现课文中的情境。教师还要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挑出来,进行重点讲解,比如“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这句话学生就难以理解,很多学生会认为只需要利用几个简单的词语对鱼儿进行描写,不需要用这么多形容词来描述。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海洋中鱼儿游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形容词来描绘水中的鱼儿[1]。
2.2打造动态化课堂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为从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化运用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科学化运用,为学生呈现出动态化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活跃起来,从而真正地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小学低年级学生会遇到诸多的难点,尤其是一些抽象性较强的知识,他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生打造动态化课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汉字内容时,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汉字,不了解汉字的内涵,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便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融合起来,在课堂上通过图片的形式将汉字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的质量。如在教学“山”“火”等汉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为学生呈现“山”“火”的趣味性图片,激发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举行猜谜活动,让学生猜测汉字的意思,并让其将汉字和图片进行连线,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动力,为学生打造动态化的课堂活动,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效果[2]。
2.3把握好信息化教学辅助性原则,优化语文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把握好信息教学辅助性原则,要明确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避免“画蛇添足”破坏语文独特的美感,要能够通过多媒体辅助促进课堂顺利进行。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是为了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信息技术应用不妥当,不仅会打断课堂教学思路,还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堂教学目标很难实现。所以,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把握实用性教学原则,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既不能束缚教师的发挥,也不能影响学生的参与,运用时既容易操作,又不烦琐。要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感官,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每一篇文章写的都很好,深刻诵读领悟文中的意蕴,都会有一种美的感觉。如果采用传统简单枯燥的教学模式,只是反复诵读,学生感觉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握好信息化教学辅助性原则,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游走,将学生带入神奇的情境,就会让学生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3]。
2.4有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朗读能力
学生的朗读能力一直是教师和学生较为忽略的板块,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教师除了语文课本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以四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说新闻》的学习为例,想要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朗读能力,学生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新闻,说新闻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如何用优美的语调朗读出新闻。对此,教师可以在一开始进行幻灯片的展示,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新闻,新闻的要素又有哪些。在了解了基本理论和常识之后,教师再为学生播放一则新闻联播的选段,让学生观看完之后一起总结说新闻所要注意的事项,而这些事项也将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需要格外留意的事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学生系统地学习了怎样说新闻,怎样进行朗读,在实际情景演绎的过程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提升了其朗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对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效益,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下还需要注重信息技术优势,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俞永武,卢向琴.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J].学周刊,2020(14):105-106.
[2]王冬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0(4):51-52.
[3]曹丽丽.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才智,2020(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