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金秀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733399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塑造对提升课堂教学十分重要。为此,教师应该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和发现问题。
关键词:新型教学模式;高中语文;创新思维;氛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主题。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创新思维能力的塑造成为增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对提升课堂教学来说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铺垫学生创新的土壤
环境刺激引起认识解释,认识解释引起唤醒知觉,唤醒知觉导致情绪体验。愉悦的氛围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催化剂,能刺激学生把贮藏在大脑中的知识闸门打开,让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那种死气沉沉的思维空间,昏昏欲睡的思维状态,是诱发不出创新激情,迸发不出创新火花的。互相交流、师生互动、互相启发的教学方式,可碰撞出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情激情,以情动人,以情启智。摒弃“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呵护。学生发自内心地尊崇于师,倾心于师,信从于师,“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变讲堂为学堂,变讲授为启发,变一言为群言,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中把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突出主体作用。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千奇百怪的疑问。教师学会倾听,实事求是地解答或组织讨论,对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避免简单的指责和训斥,不得压抑、挖苦和讽刺,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如在教《归园田居》一课时,我围绕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了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围绕讨论题精读课文,分组讨论,与教师交流,然后各组选出代表发言,最后一起得出结论。打破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格局,师生之间要共同讨论,达到配合默契,心灵相通的教学境界,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用“谁愿试一试?”,“大胆说出你的想法”,“相信你能行的”,“你能解答吗?”等商量口吻与学生共同学习,共探讨。学生达到了敢问、敢学、愿学、会学、乐学的最佳状,营造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提供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优良土壤。
二、倡导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材,教师仅仅在教材上限定学生的思维,如此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与思想的拓展,只会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变得肤浅化,进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要创建一种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转变之前的讲解为讨论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即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把阅读教学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比如,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后,教师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家乡的一处风景,以培养学生的观赏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可以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加强多向思维训练,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多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精髓。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时,我找准切入点,让学生分析环境,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风、雪、酒、火盆、山神庙、大石头等等,每一处的环境的特点,每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可以缺少吗?环境描写是否重复等等。这样的思维训练,是为了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打破常规,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在形成多向思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激活创新的灵魂。通过长期的训练,必能提高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能力。
四、开展有效作文训练,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存在非常多的写作练习方式,教师应当支持与激励学生写作,其中,日记、作文训练是一般的写作练习方式,而博客、微博、微信、日杂、朋友圈、公众号等是新的写作练习方式。教师应当激励学生独辟蹊径,写出观点独特、论据充分、论证严谨、语言优美、立意新颖、结构严谨、构思精巧的好文章。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应当跟学生交流写作过程中的想法、构思、体会与感受,务必辩证地评价学生的作文,肯定学生的优势,指出学生的不足,并积极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优秀文章要在班级内交流学习,鼓励积极投稿发表,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只有如此,学生够摆脱固有思想框架的束缚,才可以写出具备创新精神的好文章。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探究有效的创新教学方式,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壮大,意义是极其重要而有深远的。
参考文献:
[1]曾文君.语文学习兴趣研究及对策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2(05).
[2] 耿克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安徽教育;2004年11期
[3] [2]谷卫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3(11):79.
[4]成用军.重视议论类文本阅读意识的养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