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课堂中正确融入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王现红
[导读] 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来说,其教学形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理念
        王现红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东城实验学校   
        摘要: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来说,其教学形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理念,这也使得学生语文教学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根据现阶段初中生实际接受能力来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取得良好效果。基于此,本文也尝试对初中语文中正确融入德育教育理念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教育 融入策略
一、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与现代化教学理念相符合
        在现阶段素质教育理念之下,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尤其对于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来说,其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创新,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发生改变有直接关系。目前,不仅要求学生有完善的理论文化知识体系,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行为品德,这样才能使其在今后社会发展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该注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理念,从而使得初中生的德育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界的推行力度不断加大,良好的行为品德成为了现代化社会德育稳定运行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成为了学生立足于社会的关键,因此德育教育受人重视的程度正在不断提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正是其人格不断完善的重要阶段,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与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潮流相符合。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注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行培养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对其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将德育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其中,并且要对融入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初中生能够有效接受。对于初中语文教材来说,其实是我国专业的专家学者与教育部门合作研究之后确定的,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展开语文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熏陶以及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往往会涉及到历史、人文、家国情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行激发,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课的时候,要为学生详细讲解其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学生对这首古诗所表述的内容有深入理解之后往往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且学生会与作者的种种遭遇以及爱国热情产生深深的共鸣,这也使得初中语文的德育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体现。


(二)注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来说,其中有很多文质皆美的文章,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往往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熏陶,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很多文章往往利用了巧妙的比喻来阐述某一种人类美好的品质,这种文章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影响往往非常明显,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真挚的感情,更加有利于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此类文章进行把握,将文章中所蕴含的真善美通过教师自己的方法传递给学生,这样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爱莲说》一课的时候,应该对这篇文章的精神实质进行详细阐述,让学生理解“莲花”的高尚品质,并且鼓励学生将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理念带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我们周遭的世界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高洁傲岸的品格,使得德育渗透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注重应用语文教材中高尚的人物形象来影响学生
        教师在展开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课文中的高尚人物形象进行捕捉,很多文章中都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初中语文部分教材中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先辈,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热血奋斗,不畏强权才奠定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教师应该借助文章中所塑造的美好人物形象来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受到高尚人格的熏陶,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行为品质。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囚歌》一课的时候,应该向学生详细讲述叶挺将军的处境,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叶挺将军的高尚人格以及为无产阶级革命干预奉献自由、奉献生命的大无畏精神,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坚持追求真理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向学生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想要在其中有效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应该注意对现阶段初中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有深入理解,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高尚的品格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行,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在展开教育工作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陶冶学生情操作为语文德语教育的重点,这样可以使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学生对事物的辨别以及认知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这也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晓玲. 德育教育如何融入初中语文教学[J]. 文教资料,2019(10):66-67. DOI:10.3969/j.issn.1004-8359.2019.10.030.
        [2] 钱惠强. 弘毅致远植根孝德 ——初中语文课堂融入孝道教育的实践探索[J].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17(10):38-40.
        [3] 白天秀.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学周刊,2020(34):133-13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4.066.
        [4] 莫振英.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励志教育的尝试[J]. 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4):66-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