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甜心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还地桥镇屏山小学 湖北黄石435000)
【概要】三角形是几何图形的一种,三角形具有明显的实用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三角形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难题,而人类针对三角形的研究也越发深入,从最初的认识三角形到三角形的特点、应用、计算方式等,逐步做深入研究,甚至到了高级阶段,关于三角形的研究还会延伸到三角函数层面,而之所以不断深挖三角形的研究,主要是因为三角形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本文是从三角形的初级阶段展开分析,主要分析三角形的形状、分类、特点,以及面积计算方式,在延伸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一、案例介绍及分析
(一)案例介绍
本次案例主要是介绍三角形的组成,特点,之后再根据三角形的特点,引出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利用手头的现有资源,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并观察自己做出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从而完成三角形学习。
.png)
案例1:小明上学的过程中,需要去邮局帮助妈妈取文件,和商店买作业本。而小明家、邮局、商店、学校都不在一条线上,取文件和买作业本的时间由小明自己定。
案例2:让学生自己用纸条摆出三角形。
(二)案例分析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计算性等特点,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三角形,只需要简单的认识三角形,能够将三角形做好分类,并说出每一种三角形具备的特点便可,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手头现有资源,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了解三角形的特点。
分析1:根据图中提示可以看出来,小明从家到邮局是直线,从邮局到学校也是直线,而小明家,商店和学校之间是曲线,根据小明上学时间来安排,上学赶时间,小明可以选择上学过程中去邮局,再去学校,节省时间。放学之后,不赶时间可以由学校去商店,再回家。
分析2:让学生观察三条纸条的长短对摆成的三角形的特点的影响。学生会发现,纸条长短差距大和差距小,摆出的三角形的长短会有一定区别。
二、问题解决策略及过程
(一)解决策略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出三角形,让学生结合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思考三角形的特点,并根据三角形的特点,找出问题的答案。
案例1:让小明观察家、邮局和学校所形成的图像,小明可以发现是一个三角形,而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直线,通过:“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道理,小明选择上学时间去邮局。而家、商店和学校之间都是曲线,曲线线路较长,所用时间也较多,因此可以放学后去商店。
(二)解决过程
教师通过显示生活,引出三角形,
教师:同学们,我们可以看看课本的第三个思考问题,首先,老师想要问问同学们,从图中,大家可以看出小明要去学校,那条线路最短?
学生:中间的直线。
教师: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教师:那么问题来来,小明作业本用完了,妈妈在网上买了作业本,已经送到了邮局,小明可以去邮局取作业本,也可以去商店购买作业本,小明提前10分钟出门,怎么走才能更加节省时间呢?
学生B:去邮局取作业本更节省时间,因为邮局和家,学校之间都是直线。
教师:对了,同学说的很对,我们本次依据是的亮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几何理论,那么现在老师请大家观察,小明家、邮局、学校连在一起是个什么形状呢?
学生:三角形。
教师:对,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走进三角形的世界,带大家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点,构成。
借助现实中的案例引出三角形,让学生观察三角形,进而思考三角形的特点。
案例2:动手操作了解三角形
教师:同学们,我们可以准备一些长短不一的小纸条,然后用这些小纸条组成三角形,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给到学生两到三分钟的操作时间,然后让学生摆出不同的三角形。
教师:现在,我看到每个同学的桌面上至少摆出了两个三角形,A同学,你这个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A,第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差距较小,第二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差距大,第一个三角形鼓鼓的,第二个三角形扁扁的。
教师:对了,老师讲这两个三角形画在黑板上,大家观察下,第一个三角形的像同学A说的鼓鼓的,他是锐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特点是三角形内部成角都是锐角,且三个角度数相加等于180度,第二个三角形扁扁的,因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差距比较大,所称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是钝角,就被成为钝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相加也是180度。那么除了这两种三角形,大家知道还有什么三角形呢?
学生C: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学生D:等角三角形。
教师:对了同学们学习都很扎实,是的谁能告诉我,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E: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边三角形是三个边长度相同,等腰三角形有两个边的长度相同,等角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相同,边长也相同。
教师:对了,同学们说的很对,那么老师需要给大家留两个作业,请大家在课后完成下面这个表格,然后总结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另外同学们回家找到三个一次性筷子,用胶水或者绳子将其做成一个结实的三角形,然后拉动他们的角,观察三角形有什么变化,明天需要将自己做好的三角形带到学校,下节课,我会邀请同学给我讲解通过完成表格和做三角形,同学们发现了三角形的什么秘密。
三、成效及总结
(一)成效
通过本次结合实例和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学会了三角形的类型、特点。学生能够知道三角形的具体分类,并能够了解不同三角形之间边和角的关系,用表格的方式,清晰明了的展示出来,学生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会思考总结问题。另外让学生通过自己实验的方式来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并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应用。
(二)总结
借助一个生活实例,将三角形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做三角形,在学生做三角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特点,完成课程教学,丰富三角形课堂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