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蔡锋
[导读] 多媒体技术在信息化时代的大潮里应运而生,作为获取多种媒体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其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
        蔡锋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第一中学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信息化时代的大潮里应运而生,作为获取多种媒体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其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符合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本文阐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的必要性,旨在探寻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方法,以期对物理教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物理 有效融合
一、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相比于其他学科更加晦涩难懂,更多的都是抽象的物理知识及物理现象,部分学生对枯燥的物理学习过程存在着抵触心理。实际上,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中物理学科的特殊性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些物理现象也没有相应的实验条件,学生对于物理学习只能凭空想象或者只是根据物理教师的口头讲述。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将原本静止的图文叙述变成生动的画面,模拟物理动态情境,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可以节省老师在课堂上的部分板书时间,有效的节约课堂时间,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二、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有效融合的具体措施
(一)模拟物理实验过程,增强课堂效果
        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掌握是需要学生将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教师课堂的讲述相结合,并自行进行消化理解,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部分学生看来,物理理论和物理公式只不过是冰冷的数字而已,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形式掌握,在做题时只能套用并不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此,物理教师需运用多媒体技术,配合物理实验进行过程模拟,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这些生硬的物理知识点。例如,在《平抛运动》这一课时,教师的实物演示时效性较短,无法达到让学生看清实物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慢动作播放物体在平抛运动中的轨迹规律,并且通过动画形式将物体的平抛运动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以及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并结合多媒体,将涉及平抛运动的生活现象进行演示,例如,在飞机飞行时抛下的物体、跳水运动员的跳水线路等。通过模拟相应的实验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现象与物理公式。
        另外,大多数的物理理论都是通过科学家数次的物理实验得来的,但是受到课堂环境、实验设备、试验场地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部分实验不能进行现场演示。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复杂的实验过程进行模拟展示,比如“电磁波”、和“粒子散射”等,教师可以通过现行的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实验转变味动态的演示过程,更加直观的让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奥秘,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水平。


(二)简化物理概念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简化物理感念规律,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有着直观的感受,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质量。比如,在教学“失重和超重”概念时,教师可以播放航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其呈现的失重现象,并且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失重和超重现象,利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对坐电梯的过程进行分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失重超重规律。如坐电梯时,当电梯上升时,存在向上的加速度,我们的身体觉得一沉,这时我们对电梯的压力大于我们所受的重力,这种情况就是超重现象;当电梯下降时,存在向下的加速度,我们的身体觉得一轻,这就是失重状态。并且让学生再坐电梯时进行感受,更好的理解失重和超重的现象。在学习《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PPT配合FLASH动画向学生展示天体运动轨迹及宇宙空间动态画面,让学生更加熟悉并深入掌握向心力、太阳对行星间的引力等知识,为接下来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及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等问题做铺垫。
(三)进行有效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要想加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不断探索及消化。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深奥的物理现象,教师无法利用现有资源演示,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例如,在“裂变和聚变”的教学中,由于涉及到微观领域,只通过教师的口述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裂变和聚变相关的动画,对核裂变和聚变的现象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了解重核的裂变反应和轻核的聚变反应,了解原子弹和氢弹的原理。从而引出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并且让学生知道轻核的聚变和重核的裂变能够释放出很多的能量,如果能加以控制将为人类提供广阔的能源前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质量。
        结语:事实上,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作为物理教师,应以开放的眼光进行课题教研,将多媒体技术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探寻符合学生发展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期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志伟. 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融合[J]. 电脑迷,2017(12):82. DOI:10.3969/j.issn.1672-528X.2017.12.076.
        [2] 刘玉泽.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新授课教学中的深度融合[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4):224-224,226.
        [3] 刘玉泽.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深度融合[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5(2):150-150.
        [4] 范永府.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帮助漫谈[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00 (003):P.4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