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李向碧
[导读]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爱玩的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更易于学生接受,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
        李向碧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雪峰小学 628000

        摘要: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爱玩的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更易于学生接受,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游戏化教学,可以让学生边玩边学,使学生灵活学习数学知识。文章笔者从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学习需求出发,探究了游戏化教学的好处,并提出了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教育;孩子成长、培养;教育策略
        小学阶段游戏化教学重在挖掘探索“游戏化”三个字。主要激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敏锐度,来提升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浓郁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游戏化学习又叫学习游戏化,就等于运用游戏化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这是现下颇为流行的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也可以称为“玩学习”。所以说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数学教学更灵活,学生学起来内容更有趣,也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进而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游戏化教学的好处
1.游戏可以促进师生间互动
        数学是一门灵活学科,课上需要师生互动、交流共同参与,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成为整个教学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融入到学生中,在游戏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开发学生数学思维,学生会和教师产生好感,教师也能降低以往威严的教学姿态,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平等交流和互动,有助于拉近师生关系。
2.提升学生课上学习专注力
        学好数学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日后生活服务。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在课上如果教师不能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然而游戏教学却能满足小学生学习需求,不仅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而且教师运用游戏情境来教学,学生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学生可以边玩边学,整个教学效果也很理想。
3.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很多游戏的设计都需要多人参与,学生在合作中才能完成。这期间,学生会在游戏中自觉探究知识,而且主动与他人促成合作,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学生会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同时游戏化教学还能挖掘学生各种潜能,如,有的学生善于聆听,有的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学生需要通过他人合力来完成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不仅增强学生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及探究能力,而且学生数学思维也得到开发。
二、在课堂中渗透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1.设计数学接力赛游戏,来突出分析问题的层次
        为了小学数学课学习气氛活跃,学生感兴趣,教师可以设计数学接力赛游戏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数学接力赛游戏,来突出分析问题的层次。如“100以内加法的接力赛”数学接力赛是对学生耐心及细心的考察,如果学生的专注力差,学生很可能就会出错,因为,只要有一位学生出错,后面的就会错,所以,每个学生在接力赛中都肩负着责任。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数学接力赛:
20+2=()+20=()+3=()+30=()+9=()+8=()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学生以接力赛的形式来正确的进行接力赛口算训练,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同时还要有团队协作意识,最后看哪组学生在口算的接力赛中又快又准确的计算。开展这样的游戏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使学生大脑动起来,而且这种方法也能使教学灵活多样,学生会发现学习数学有很多乐趣,并不是枯燥无味。
        2.游戏“猜一猜”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考验思维能力的课程,作为小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每门课都有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不仅是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里所用到的工作方法,也指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和学生学到的方法。

因此,教学方法更准确的说为:教与学的双方活动及其两方之间相互结合,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指标的一种方式。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性格及学习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如,采用“猜一猜”的游戏活动,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习致用。
        例如,教师在课前给每位学生各自带来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30个1平方厘米面积的小正方形。之后,教师把这些长方形摆在学生面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鼓励学生大胆猜一猜,每个长方形有多大的面积呢?之后,学生开始讨论交流,教师开始设计问题“大家想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自己猜测的是对还是错吗?”此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自己尝试一下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于是,学生开始用教师给的1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来测量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后,学生画出图形来展示自己的推测结果。经过学生尝试和总结,学生发现长乘以宽正好是长方形的面积。整个“猜一猜”的游戏化教学过程,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而且开动了学生脑筋,活跃了思维,学习气氛也十分融洽,愉悦。
        3.趣味情景游戏,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教师为学生创设趣味性情景游戏,学生可以有更多展现自我能力的机会,同时也能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只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将课堂活力带出来,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这种方法会阻碍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部分学生还会产生抵触、厌倦的情绪,无法集中学习专注力。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和兴趣需求入手。
        例如,在学习“比多比少”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有趣的故事情景,这时多媒体上向学生展示了5张图,其中有一只小羊在搬砖块,一只小羊在粉刷墙面,从这个画面把学生带入小羊盖房子的情景当中,这时,教师引发学生思考:“大家看一看木头和砖块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呢?”“窗户多一些还是门多一些呢?”为了让学生尽快提取数学信息,教师接着问学生:“视频中的主人盖房子时,都有哪些动物来帮忙呢?”学生从图片中捕捉和认知多与少的含义。如此一来,通过将数学融入趣味情景游戏中,数学知识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自然能轻松掌握各个知识点。
        4.组织游戏化户外教学活动
        小学生数学学习不仅要在课上学习,而且还要拓展到课外。这样可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生活,而且还能开阔学生学习数学的眼界。
        活动一、开火车游戏。
        教师将学生带到户外,教师设计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边玩边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将每个学生身上贴上一个数字,每个数字代表一节车厢,教师向学生交待清楚每节车厢里共有多少人数,每个学生也要熟悉自己车厢号码和总共人数,之后学生双手都搭在前面同学肩上,然后小火车开始启动,当教师喊停的口号时,小火车就要马上停下来,此时,教师让身上带有数字9的小火车出列,然后找一位同学说一说这个车厢里总共有多少人,接着,学生再归位,小火车继续前行,教师又开始喊停的口号,小火车停了下来,这时教师说请两节车厢的同学出列,这时有6和7号车厢出列,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学生们请思考这两节车厢里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开始想这两节车厢里人数,然后做出加法,说出人数。学生们在户外奔跑着,边玩边学,而且学习气氛非常好,每个学生都认为这样学很有趣味性。
        活动二、竞赛游戏。
        教师带领学生在操场上玩“丢沙包”的竞赛游戏活动,教师在地面上画出远近不同的方格,然后将学生分组,每组的每个学生都要进行轮流丢沙包,以丢进格子里为准,最后,每组计算一下各个小组分别丢进格子里多少沙包,最后,丢的数量多的一组获胜。可见,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只要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挖掘数学知识,学生就会灵活学习数学,也能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数学竞赛游戏开展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学生设计更多有趣,有学习价值的竞赛游戏活动,让学生多参与,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总结:游戏化教学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数学益处颇多,可以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学习不累还能高效学习,既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也培养了孩子们爱动脑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程忠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运用.[J]《赢未来》2019年第1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