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李冬林
[导读] 小学数学课程作为一门主要的学科,必须引起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李冬林
        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作为一门主要的学科,必须引起广大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说,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小学生快速地接纳新知识、拓展新技能。而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失去探索新知识的欲望、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所以,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 培养
1、影响农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因素
1.1知识储备的欠缺
        只有学生拥有足够多的知识储备量,在遇到数学疑难偏题时才能调动出来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而目前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少,能够积累知识的范围有限,学生固化的思维模式使得学生不敢大胆地去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1.2被动学习状态难以改变
        小学生自制力较差,需要依靠教师和家长督促完成数学学习,但是父母也不能时时刻刻的监督孩子学习,于是从小就养成了放纵自己的不良习惯,这种被动地学习状态使他们不愿意去思考,逐渐地思维能力不断退化。
1.3硬件设备条件的限制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些创新能力的发挥需要借助高新技术手段,然而农村地区缺乏资源,学生不能进行实操难以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某些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只能停留在好奇阶段,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提高农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
2.1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而非主导作用
        小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指向标的作用,面对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应该尝试着运用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好奇的想法。反问、设问、讲故事就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方式,直接增加了课程的代入感,从而可以激起学生深入研究其中的内容的好奇心;同时注重反思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所忽略的细节,例如,人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唐雎不辱使命》,教师可以抓住主人公唐雎和秦王性格特点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先采取表演对话的形式进行分析,然后逐渐地进入课文内容的讲解,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言故事情节的理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助长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样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可运用类似的方法,这可谓是一个一举两得的措施。
2.2加强学生的专门训练,掌握扎实的技巧
        要想真正理解每个计算公式内涵,熟练掌握速算技巧,必须进行实际操作和专门的训练,例如,研究一个圆用刀可以切成几部分的问题,倘若只是凭空得靠大脑想象,极易产生思考偏差;相反地,拿来草稿纸简单地画几下,可能就会避免因为懒惰导致的失误;并且在数学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自己还可以总结经验,分析图形变化的规律,经过专门的技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不断提升,新的想法也将不断涌现,直至掌握了扎实的计算的技巧。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三章《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可以采取摆放小木棒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具体的学习内容,这一良好的技巧也为高年级的数学运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结合生活实践,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尽量让他们做到眼见为实,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信服力。例如,教师在讲述识别图形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有形的物体,讲到圆柱体可以想到水杯,讲到球体可以想到足球篮球等各种球类。如果条件允许,尽量把实物带入课堂,让同学们亲眼目睹。另外,持续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在研究正方体展开图时,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观察有什么不同;也可以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看哪一个图形的展开图能够折叠成题干想要的图形,经过几番反复的研究,相信学生定会对这个普通的正方体有了新的认识。例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自行车里的数学》就是结合生活实践最典型的例子,把课本上学到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便于学生对书面枯燥知识点有了更好地理解。
2.4提倡大胆质疑,培育学生创新能力
        纵观古代,我国许多的科学家和数学家都是通过不断质疑、不断研究、不断改进,最终才提出来我们如今运用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所以,从问题中学习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针对质疑的部分进行针对性地研究,比起漫无目的的学习,不仅节约了学习的时间,还能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后带来的成就感。例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统计与概率》,这一章内容较难,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而且从多个角度均可以解决问题,并且学生经常会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此时就需要学生大胆的质疑,只有不断质疑,不断探索新的解题思路,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2.5注重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教学
        目前,我国农村的许多小学硬件设备不完善、教学水平低下,每个学生思维存在较大的差异,面对疑难问题难以快速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耐心、细心的品质。对个别学生不理解的部分一遍又一遍的进行专门的辅导,可以采取由简到繁的顺序,对错误的理解进行及时地纠正,从小杜绝养成不良的计算习惯;同时对他们保持尊重,努力实现民主化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进行引导和追问;对存在歧义的问题,采取师生平等的原则,共同研究。例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四章《三位数乘两位数》,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对速算技巧的掌握有差别,所以,在计算时有些同学一定会出现计算速度慢和粗心大意的情况,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教师应该发挥针对性教学作用,对学生易错点和易混点进行点拨指导并予以标记,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在学生改正后进行及时总结反思,帮助同学及时地纠正错误的学习方式,避免下次出现这样的问题,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
结束语
        数学教学是一个不断突破的过程,尤其在农村的小学数学教育方面,更应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小学生树立积极学习的意识,不断的激发他们的潜力,完善他们的思维,不要因为生活环境的劣势而产生自卑心理,而是要不断地发现数学世界的精彩,努力地去学习、去改变;开拓视野,多进行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全方位提高小学生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孝仁.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 读与写,2021,18(11):199.
        [2] 黄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究[J]. 读与写,2021,18(7):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