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李进山
[导读] 在小学课程之中,数学除了是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之外,同时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有着重要应用
        李进山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四中学 750001

        摘要:在小学课程之中,数学除了是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之外,同时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有着重要应用。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这个良好习惯,让学生对正确学习技能以及学习方法进行快速掌握,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在对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对当前小学时期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加以分析,进而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当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

        前言:一直以来,数学都是小学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较强的逻辑意识以及分析能力。而深度学习指的就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构建、体验、探索以及领悟这些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实际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通过一些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质量以及效率,进而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转化,逐渐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为此,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当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深度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建立知识体系
        数学教学属于一个动态过程,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可能遇到很多问题以及变化。然而,学生浅层学习只能获得片面的、孤立的内容,当学生面对复杂问题之时,会感到非常迷茫。深度学习是把学生实际认知情况当作基础,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分析以及加工新知识,进而在已有知识经验当中融入新知识,促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一般来说,浅层学习只需学生进行模仿以及机械记忆,这个过程非常枯燥。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期间比较孤立,难以形成批判精神以及创新精神,无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深度学习则要求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当中对问题展开分析以及总结,进而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学生展开深度学习以后,通常能够对问题加以有效分析以及解决,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通过深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对问题本质加以认识,进而促使学生对其内在规律加以了解。深度学习之时,学生可以展开自主思考、分析以及探究,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知识水平,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二、当前小学时期数学教学的实际状况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因为受到学生身心发展、年龄以及教学计划的影响,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并未把知识深度引入当作重点,学生的数学学习多数停留于表面,致使其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一)教学缺少系统性
        教学期间,数学教师主要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授课,教材内容进行设置期间,注重全面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然而,编写人员对各个章节进行设置期间,并未注意到章节之间的具体联系,导致数学知识出现了模块化以及零散化,学生无法构建知识之间的具体联系,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刻理解以及牢固掌握,进而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缺少实际应用这一能力
        在以往教学当中,数学教师仅对教学知识进行讲解,主要关心学生是否对所学公式进行掌握以及运用,很少关注学生是否可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而且,多数教师所用方法都是讲授与灌输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听讲,很少主动思考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间的联系。数学教师对教学题材加以选择之时,并未构建题材和生活间的联系,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接受难度较大,无法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非常单一
        在过去教学当中,数学教师通常借助数学公式以及习题练习这些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当学生遇到无法理解的数学知识时,教师会反复讲解。当前,学生个性以及能力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数学教师所用教学方法无法跟上时代以及学生发展,过去单一形式的教学方法会阻碍学生个性与思维发展。
三、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当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深度学习不是知识具有的深奥程度,其是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积极以及批判式的学习,重视知识和经验之间的关联,在实际情境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对问题加以有效解决。深度学习可以对浅层学习期间的一些问题加以解决,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充分发挥出自身具有的指导作用,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扎实掌握以及灵活运用,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这一能力。
(一)对以往教学理念进行转变,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学生学习过程当中,自学能力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学生来说,难以在长时间当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也极易转移,自控能力比较弱,所以数学教师需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找到适合自身的一种学习方法。数学教师需对以往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进行转变,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针对不同内容,教师可选择合适方法开展教学,对数学学科具有的丰富性进行展示,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创造能力。
        比如,开展“除法”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让学生对课前预习具有的重要性加以充分认识,让其在课前把预习工作做好,记录难以理解的一些知识点。因为除法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当中难度较大且十分重要的一项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可以降低其课上学习难度,促使其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学生可在教师授课期间进行思考,对比自身预习期间的想法和教师是否一致,针对不一样的地方展开深入思考,进而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学生思考过程是对知识进行深入了解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问题分析以及深度学习这一能力。同时,数学教师也要不断强化自身教学能力以及知识水平,这样才可有效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对其自学能力加以有效培养。


(二)积极开展微课教学,对教学难点进行解决
        在以往教学当中,需要数学教师对所有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加以详细讲解,确保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理解。然而,实际教学期间,因为学生学习基础以及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过去一对多这种讲解方法无法对所有学生需求加以满足,进而导致学生出现“吃不饱”以及“吃不了”这些现象,逐渐拉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数学教师可积极开展微课教学。微课是通过精悍短小的视频方式,对重点内容加以直观呈现,学生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以对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加以满足。
        比如,开展“加和减”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先进行相应的教学准备,对微课视频进行录制。在微课视频当中,需先对加号和减号具体含义这些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并且录制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视频,在后半部分主要录制减法与加法的具体应用。在视频简介之处,数学教师需对时间段进行标注,让学生了解不同内容是在什么时间开始的,便于学生查找。教师也可直接录制3段短视频,让学生对自身所需的视频进行观看,对时间加以高效利用。在微课前段,教师可用小精灵这个形象把减法和加法内容引入进来,运用鲜艳生动的图片表示加号以及减号,快速吸引学生目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微课中段,数学教师可通过动画对运算过程加以展示,这样可以对枯燥乏味的运算过程进行趣味化。在后段,数学教师需在实际问题当中引入相应知识,如小朋友们前往农场春游,看到鸡窝当中有不少小鸡趴着孵蛋,一些小鸡在外面溜达吃稻谷,然而不知共有多少小鸡。学生若想得到答案,需要对画面信息进行提取,数出鸡窝当中孵蛋小鸡数量以及吃稻谷的小鸡数量,之后根据所学知识加以计算。通过上述过程,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趣味性,引发学生展开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深度思维,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这一能力[1-2]。
(三)有效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源自现实生活,同时在实际生活当中有着重要应用。在这之中,涉及到结构关系、空间形式以及数量关系,这些都和现实生活存在紧密关联。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拓展学生思维,逐渐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的固有印象,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大胆提问以及大胆设想,拓展学生思维。
        比如,开展“方向和位置”教学期间,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方向知识,可以确定东南西北这些方向。然而,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加以复习巩固以及拓展,有效拓展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运用,不断提升其深度学习这一能力。课堂之上,数学教师可设定以下问题情境:某日教师想要带领学生前往敬老院慰问老人,然而老师并未去过敬老院,想让学生帮忙指路[3-4]。数学教师可给学生一份地图,然后让学生按照地图确定敬老院与学校位置,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敬老院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我们需要朝哪个方向行走才可抵达敬老院?数学教师还可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前往敬老院有很多路线,教师可从中选择最短路线,然后让学生提问:前往敬老院有很多路线,为何要选择这条路?这条路从学校什么方向出发?这样一来,可以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学生进行提问期间,数学教师需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及发问,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5-7]。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在课堂教学当中得到广泛运用,凭借信息技术,能够对抽象知识进行具象化,对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化,进而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为此,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开展“小数认识”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制作相应的动画视频,把这个视频分成10等份,其中每份会出现小数。假设分割这个小数,可以再次获得10个两位小数。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对小数进行学习以及探究,并且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何分割以后会出现小数呢?学生提问过程便是其思考的具体过程,此时教师可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提问以及思考,进而对小数的奥秘进行掌握。
        结论:综上可知,如今小学时期数学教学当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缺少系统性,缺少实际应用这一能力,教学手段与方法非常单一等,如果学生只是进行浅层学习难以提高自身学习效果,而且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对以往教学理念进行转变,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积极开展微课教学,对教学难点进行解决,有效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建日.凝练问题核心  促进深度学习——也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核心问题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0(23):50-51.
        [2]周文义.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J].读写算,2019(19):194.
        [3]侯春玲.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2019(04):69.
        [4]蔡林珠.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17-218.
        [5]赵静.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探析——以小学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8(99):119.
        [6]盛骍玥.在“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小学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J].现代教学,2018(11):52-53.
        [7]于士平.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J].商业故事,2017(13):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