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思珍
贵州省赤水市第一中学 564700
摘要:高三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学习时间紧、任务重,而高中化学知识点多而散,因此高三化学复习课要依据学生学习情况、知识掌握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的带领学生全面复习化学知识,并突出重点知识。基于此,本文将浅谈新课程下高三化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三化学;化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学习难度大,知识点杂多,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化学复习质量与效率受到影响,因此高三化学教师要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学习情况,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微课、信息化教学设备等丰富教学模式,构建化学智慧课堂,提升学生自信心,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
一、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知识体系
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高三化学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工具构建化学知识体系,能够以图文的形式激活学生思维,针对散乱的知识点建立有效联系,促进学生有效理解、科学记忆化学知识。例如在复习物质的分类相关知识时,教师将物质作为中心关键词,绘制树状图表述物质的分类,关联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知识,将高中教材中散乱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规律的化学知识体系。再如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化学知识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思维特点选定中心关键词、发散知识联系,然后教师可以给予针对性指导,也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相完善补充,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更加全面,使学生思维相互碰撞获得点拨,实现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反复巩固,促进学生更全面、更科学的复习化学知识【1】。
二、利用微课强化复习化学知识
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高三化学教师利用微课强化复习化学知识,能够以精短的动画视频形式提高学生复习动力,促进学生高效记忆、理解掌握化学知识点,还能够突出复习重点知识。例如高三化学教师可以突破教材限制,将历年高考重难点题目分类汇总形成一个个专题复习微课视频,视频时间短、内容精、存储空间小,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地复习观看,使教师教学效率及学生复习效率都得到显著提高,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甚至是进行下一轮化学复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制作“丰富多彩的颜色”专题微课视频,可以将教材中色彩相关的重难点知识结合起来,如围绕颜色展开的酸碱性相关知识,再如Fe元素相关的不同颜色化学反应推断。
如此专题微课视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有效记忆颜色相关知识,便于学生快速判断、解答关于颜色的题目,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脉络理解掌握的更加透彻【2】。
三、构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
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高三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等构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实现高三化学复习问题的及时解答、资料及时共享、经验方法与技巧的及时交流等,使学生化学复习的过程顺利而高效。例如教师可以将课上学习资料及时上传到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方便学生随时查看复习,促进学生查缺补漏;教师也可以课前上传复习资料,让学生更好地预习并记录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解决学生疑问,尽可能做到复习不留问题;学生在自主复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教师及时沟通交流,使学生复习更加轻松自信;学生还可以分享有效地复习方法、解题技巧等,实现学生个人及同学化学素养的整体提升,使学生的团队意识有所提高。
四、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化时代高三化学复习课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有效获取吸收、理解运用化学知识。例如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时事热点新闻事件设计教学课程,像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新冠疫情期间杀菌、消毒等场景,如此既能引起学生共鸣,又能引导学生依据生活需要学习化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速掌握消毒剂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实验过程与条件等知识,同时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将更多的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再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蒙层功能提高学生自主复习能力,按顺序展示解题步骤,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利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实现精准复习、及时给予学生问题反馈,当页面展现较多化学知识点时,学生可以快速注意到教师激光笔或画笔标记的知识;利用电子白板交互游戏功能提升化学复习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设计化学相关小游戏实现课堂复习的轻松一刻,还能让学生快速掌握化学小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高三化学教师要充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与学习情况,要有效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微课教学模式,要积极构建信息共享交流平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丰富课堂复习模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化学复习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尽可能地提升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轻松地面对高考。
参考文献:
[1]贾娜. 思维导图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21,7(4):188-189.
[2]袁静.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微课的开发与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