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马晚明
[导读]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化,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创新
        马晚明
        湖北省赤壁市赤马港学校  
        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化,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创新,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也积极开展了一定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创新策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进我国教学改革的进程,本文将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着重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提升策略
一、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并且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内,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初中生普遍会受到年龄特征的影响而出现叛逆和逆反情绪。如若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以严师形象出现,并仅以批评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就会诱发学生的不良情绪,从而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对教师的畏惧而出现对该学科的厌恶之情,进而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率下滑。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参与度,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认识到自身对学生学习所带来的教学影响,及时的转变教学态度,树立起“以德育人,以爱感悟”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的动态发展情况,与学生建立起良好、和谐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初中数学教师也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平等、民主的对待学生,就其是对待后进生和学困生时,决不能戴有色眼镜,而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困问题,以激励、赞赏的教学心态进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关爱,从而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让学生在喜欢教师、尊重教师的基础上,爱屋及乌的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进而为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夯实基础。
二、优化课程导入形式,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俗话常说,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课程导入教学同样也是决定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少有教师能够意识到课程导入对教学效果提高所发挥的重要意义,甚至还有一部分教师以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由,而直接取缔了课堂导入环节,导致课程教学主题的渗透较为生硬,学生注意力较为分散,从而严重影响着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若想在根本上改善这一教学弊端,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就必须认识到课程导入环节在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意义。积极、灵活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来优化课程导入形式,从而以生动活跃、趣味化、启发性共存的创新式初中数学课堂导入形式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促使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萌生数学学习兴趣,自觉主动的投入于数学学习当中去。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这部分知识内容时,初中数学教师就可在课程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形式多样、结构丰富的轴对称图形,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促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形成一个初步认知。然后,再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分发各色彩纸,组织学生制作轴对称图形,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加全面的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最后,再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描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以此来增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和印象,并导入课程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课程导入,学生的注意力便会全面集中在课堂之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操作教学充分调动起来,进而促使学生在学习兴趣的作用下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应用化数学教学情境
        由于初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教学学科,其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大部分都是由数字、数学符号、数学图形以及几何图形所构成的,这对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是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这便会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畏难心理和情绪,从而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兴趣。并且数学相较于其他教学学科较为抽象,容易给学生留有晦涩难懂的教学印象,这就使得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较低,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数学无用”“在生活中用不到”的错误认知,以至于学生更不爱学数学,学习积极性较低。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教学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就不能够将教学重点仅集中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而是要重视起教学情境的营造和构建,有意识的强化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更加切实的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并促使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这不仅能够有效活化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同样也发挥着积极的教学促进作用。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长期坚持才能够达成的教学目标。而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的教师,有义务承担起分析影响学生兴趣形成因素的责任,并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选择合适教学方式有根据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强化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雄丽. 初中数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3):125.
        [2]陈芸.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 考试周刊,2018(41):70,72.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8.41.068.
        [3]陈栋.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40):177-178. DOI:10.12218/j.issn.2095-4743.2020.40.177.
        [4]杨海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1):232.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31.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