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郑伟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与深入推行,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郑伟
        湖北省宣恩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与深入推行,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如何显著地提高各阶段、各领域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已成为广大教育从业者热议的话题。数学作为高中的主要课程之一,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所以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教学的难度明显更高。同时,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仍旧深受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影响,导致实际的教学工作难以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本文将结合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并以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为切入点,简要探究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优化策略,希望能为广大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与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 三角函数 优化策略
1.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现状分析可知,虽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与实施,整体上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但是从细节处可以看出,还是存有较多的问题与不足,严重地阻碍着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是许多高中教师仍旧深受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影响,使用的教学方式与内容仍旧比较的落后、死板,从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普遍偏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日常的教学工作时,往往以考试大纲和课本教材为主,重点讲解考试需求的相关知识内容。且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忽视或轻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得不到的锻炼与提升。其次,许多教师的教学手段依旧比较落后。从诸多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现状中可以看出,部分教师依旧采用课上单一讲解、课后反复练习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样传统且死板的教学手段,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最后,评价的方式具有较强的片面性。对于大多数的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尤其是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其在评价学生上,仍旧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评价方式,难以满足新时期教育事业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更会影响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优化策略
2.1高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教学工作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从本质上,许多数学知识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更是充满大量的数学知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教学工作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并以生活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开展有关“三角函数”的教学工作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足球场,为高中生构建出直径为80米的圆形区域。然后,在原型区域的上方设置光源,并使射向地面的光源呈现出圆锥形状。随后,向学生提出当其轴截面的顶角度为90°时,为使光源可以覆盖整个原型区域,则其高度应为多少的问题。通过生活情境与数学问题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妥善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积极性,还能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从而显著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2.2高中数学教师应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且深受广大教育从业者的认可与好评,为此,许多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建立诸多的多媒体教室,使科技带动教育变成了可能。

因此,针对目前多数高中生对高中数学学科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不高、学习积极性较差以及兴趣不高等现象,高中数学教师理应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转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的方式,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基础上,打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加深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以此来实现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目标与意义。以“三角函数”为例,许多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着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的问题,若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讲解,教学效果通常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这时,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将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过程,以直观视频播放形式地展现给学生,帮助其理解,在保证既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形结合思想。
2.3高中数学教师应注重思维的变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多变性,所以在开展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工作时,数学教师理应选择那些具有较强代表性的题目,并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多角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以此来实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目标。例如,在解决下面问题时:△ABC,已知D为BC上一点,且BD=33,sinB = 5/13 ,cos∠ADC = 3/5 ,AD=?该题有多种解法,这里将主要讲解一种比较常见的解法。首先,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创建关于AD的方程。其次,解题的具体过程为,得 cosB = 12/13 ,sin∠ADC = 0.8 ,从而 sin∠ADB = sin∠ADC = 0.8 由正弦定理得 AB/ sin∠ADB = AD/ sinB,∴ AB = 52/25 AD. 带入余弦定理得 cosB = AB2 + BD2 - AD2 = 12/13 ,将 AB = 52/25 AD 代入此式中,最终得出 AD = 2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妥善解决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三角函数的教学质量,教师理应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潜力,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优化教学的方式与内容,真正意义上实现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奚雷雷. 基于核心素养,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以"三角函数诱导公式(2)"一课为例[J]. 速读(下旬),2019(12):49-50.
        [2] 刘世科.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以"三角函数"教学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9):238. DOI:10.16681/j.cnki.wcqe.201909140.
        [3] 幸荣华.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要点分析[J]. 考试周刊,2017(40):114. 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7.40.102.
        [4] 冯启新.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策略探讨[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2):94. DOI:10.3969/j.issn.1003-2215.2016.02.086.
        [5] 李素文. 立足教材 理解数学 优化教学-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为例[J].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17(0z1):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