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赵寿喜
[导读] 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很大
        赵寿喜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五小学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常规的教学媒体一般以投影仪为主要手段来传播和处理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进入教学领域,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了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使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数学教学
        
        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多媒体能将数字、图片等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屏幕上出现的彩色画面,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也能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同时,多媒体可使运动的事物静止化,静止的事物运动化,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也十分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控。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乐之就是学生对学习对象强烈的学习热情,也就是学习兴趣。这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表现为对认知对象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不感兴趣,那么就会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点,在学习中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情绪与怠慢的学习行为。传统的数学知识较为枯燥,这对于生性好动、喜爱新鲜事物的小学生来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这是造成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多媒体中能够良好的插入一些动画和图片,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多媒体将一些知识的讲述方式可以进行合理的改变,使得这些知识点可以更为轻松方便的被学生进行吸收,对于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例如低年级的小同学教授10这个数字时,在上课时,首先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动画片:10个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载歌载舞,这时轻快的音乐,热闹的场面,让学生们感觉好像跟他们一起唱歌跳舞。
        这样不仅活泼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中国的少年儿童生活得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我们团结一起一定能使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又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在屏幕上看到饼干罐、魔方盒等实物在旋转,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后利用动画将这些图形进行分解,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加深学生理解
        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在多媒体的作用下,教师讲得少了,学生动脑的地方多了,理解知识更方便了,自然能够更好地突破那些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讲解一些难点、重点的时候,使用多媒体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运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讲述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如果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知识模拟出来,学生在进行理解时就十分方便简单。


        教学中的难点一般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如果学生没有将这些难点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将这部分只是消化掉,进行后续知识的学习也会变得非常困难,进而对小学数学学失去兴趣。例如进行勾股定力时,老师一般都要在黑板上画出几何图形进行证明,一些老师画图能力不强,使得图形看上去十分别扭,而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得图形看上去十分直观,而且还可以将图形进行颜色填充,使得图形的轮廓看上去更为清晰。例如小学有一些立体几何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由于课堂中可没有合适的几何体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只能大致想象这些图形的位置,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错误,而利用多媒体可以将这些图形制作出来,给同学们进行展示,经过了对这些图形的观察后,同学们在进行计算时会更加得心应手,计算时也不再那么容易出错,有利于他们数学能力的提高。又如“分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初次学习分数有一定的困难。
        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运用“媒体演示”,出示4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得多少个?2个苹果呢?1个苹果呢?这样引出1/2;再引导学生把准备好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的纸片折一折,要求使两部分同样多,然后把这些纸片沿着折痕剪开,能完全重合,这样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观察每份是整个纸片的1/2,再把正方形的纸片平均折成4份,分别涂上其中的1份、2份、5份,认识涂色部分分别有几个1/4。这样的操作活动,步骤清楚,要求明确,重点突出,优化了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
        三、有效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激发学生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最佳途径。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凭空而生的,它与一个人所受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启发、诱导学生进行判断、推理、抽象、概括,比较、辨析等,而且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割补”和“平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这些方面恰恰存在一定的差异,怎样实现学生认知上的统一呢?我们在教学时。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协助下,帮助学生的认知达到统一。在动态演示的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想到了多种计算公式。
        四、利用多媒体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这时恰当地运用课件演示,准确把握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题意,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动态画面有情有境,形象兼备,人机交互,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融合到形象的生活之中,在加上教师声色并茂的设疑,行动语言的暗示、肯定、点拨,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顿悟。
        媒体的运用,使本来让学生没兴趣的枯燥的复习课变成了有趣的知识课,因为掌握起来容易,所以学生们就爱学,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在复习课中的运用起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书星.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00(007):19-19.
        [2]王言进.小学数学教学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解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02):163-163.
        [3]姜希红.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J].中国教师,2019(S1):151-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