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仙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弄岗完全小学678311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关键内容,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数学意识。文章主要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引言
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思路,采取此种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使数学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另外,生活化教学模式还能够将数学教学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它弥补了传统模式下数学教学受教材局限的缺点,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这大大提升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数学教育,进而也促进了小学数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1活化教学概述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它是属于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种,主张是通过引入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从而给小学生展开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此实现小学生知识上的提升与发展。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来说,尤其是对于年龄比较小或者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生活化教学都是属于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从而给小学生展示出具体的知识内容,以此实现小学生学习意识和能力上的发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基于生活化情境构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意义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及想象力都比较欠缺。而数学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科目,涉及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存在理解难度高、过于抽象的特点。因此,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学,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特点,将学生熟悉物品、环境、信息导入课堂中,营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理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意义:其一,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如前文所述,数学是一门抽象的课程,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存在较大的认知困难。而通过生活化情境的构建,可以让学生更能理解各类数学知识的内容和规律,降低认知困难,帮助其建立比较扎实的数学认知基础。其二,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容易对数学丧失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需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场景入手,让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其三,有助于优化教学方法。生活化的情景教学,可以让教师在课件制作、课堂流程规划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避免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这对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和探究生活的能力有积极的意义[1]。
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中的运用分析
3.1加强生活化教学观念,提高实践活动质量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是重要的引导者,关系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向和效果。因此,要想将生活化教学充分落实到小学低年级教学课堂中,首先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让学生可以在边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边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一来,便有利于数学教学实践活动质量和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数学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真实的钟表。利用课前时间,教师可以调好时间,下课时,教师对照钟表和下课铃声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宽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置闹铃,间隔时间为五分钟,这五分钟时间内,数学老师可以讲解教学内容,到了五分钟后,学生便可以在生活化的实践中充分感受五分钟时间的宽度。
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利用课间十分钟感受时间的宽度。如此一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不仅可以丰富数学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时间的欲望,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部分数学知识[2]。
3.2体验现实生活,应用数学知识
根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是经历感知、理解和内化一系列过程的。在数学课堂上,通过与生活资源互动,学生可以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接下来,就需要内化数学知识了。对数学知识进行内化少不了数学练习。因为数学练习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主要过程,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继续理解所学,同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进一步增强数学理解。因此,在实施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在学生理解了数学知识之后,创设生活化的数学练习,驱动学生继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应用数学。以“认识人民币”为例,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应用人民币购物,是学生参与这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项生活技能。在课堂上,通过与生活资源互动,大部分学生认识了人民币,也学会了人民币找零。立足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笔者在练习环节,精心地创设了购物活动。在此活动开展过程中,笔者将学生的学习用品摆在课桌上,标上不同的价格,并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发放不同面值的“纸币”,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扮演购物者和导购员的角色,用“纸币”购买、结算物品。通过参与此项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知识内化为生活行为[3]。
3.3设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设置课外作业也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课外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同时检验自己学生中存在的不足。但是传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于课外作业的设置通常都是以教材中课后练一练或者学校统一下发的练习册为主,基本上是对理论知识的考核或者对计算能力的考核,缺乏生活化的课外作业,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从而失去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设置一部分生活化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同时能够在做作业的同时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乐趣,看到数学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例如:在学习完小学二年级上册的《时、分、秒》以后,除了基础的课外作业以外,老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如下具有生活化气息的课外作业:根据所学知识,认真熟悉家里的钟表,并借鉴健康作息时间表,为自己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并每天按照作息时间表进行规律作息。在这个生活化课外作业中老师要先给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一个健康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身体成长的重要性,让学生有一个健康作息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完成这份生活化课外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自身健康出发认真地去完成课外作业,老师在评价学生这份作业时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问题,更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这种生活化的课外作业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运用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知识都是面向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讲解和传授的过程中,就要立足生活实际,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提高学生数学意识,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小华.浅谈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159.
[2]郭钦.数学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求知导刊,2019(51):53-54.
[3]叶娜.数学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教师,2019(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