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视频资源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张建鹏
[导读] 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微视频资源,加强了学生学习效率,利于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
        张建鹏
        石家庄市第四十九中学    050026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微视频资源,加强了学生学习效率,利于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因此,作为物理教师,要重视科学的进行教学实践,从而创新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微视频资源的应用价值,从而为学生物理水平提高奠定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微视频资源的内涵及特征,探索了具体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视频资源;应用
        
        微视频资源在物理课堂的运用,加强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利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科学的开展教学研究,从而提高微视频资源的应用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一、微视频资源的内涵及特征
        1.1微视频资源的内涵
        微视频教学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完成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它具备时间短、内容广、易于剪辑和内容整理多种优势,教师让学生通过这个渠道完成学习,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1.2微视频资源的特征
        与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相比,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微视频完成教学资源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化的学科内容,并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和有趣味性。微视频的内容较短,同时集中对重点知识进行描述,内容更加清晰和具体化,学生能简单清晰的了解要学习的知识,更加符合当代学生对新型学习模式的思考。
二、微视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1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伽利略按照科学的推算方法,分析小球在没有摩擦力的作用下,从斜面上向下滑落,将呈直线运动的趋势。因为需要将没有摩擦作为前提,所以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存在,这也证明小球是受外力作用而逐步丧失动能,最终停止运动的。教师将这个视频在课堂上播放,通过视频短片模拟的方式消除外界摩擦,更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支撑,方便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实验以后的不同结果,并最终对课本知识进行记忆和学习。
        2.2促进学生思考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在得知一个问题以后,不是直接对问题进行探究,而是通过反向推导的方法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然后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物理教学中需要思考羽毛和铁球,在同一位置下降时,如果周边环境处于真空状态,那么它们最终的下降速度和时间是否相同?此时学生要反向思考,二者之间存在哪种区别?排除真空状态下,其他物理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终导致产生了这一问题。因为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讨论的时间,并通过微视频进行辅助教学,学生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个问题。
        2.3帮助学生举一反三
        教师制作的多种微视频教学课程,目的是突出讲解其中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对某一章节的难点和习题进行反复思考,通过知识讨论最终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因物体抛体运动上升和下降具有的合力不同,所以会形成特点的抛物线,学生要了解运动轨迹,需要对被抛出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方向分析,知道物体承受了哪些外力,教师利用视频进行运动物体的分析,更精准的对各种外力进行标注,学生也通过举一反三的思考模式,了解了合力的定义。
三、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3.1视频导课,兴趣激发
        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也为了制定符合学生心理变化和情感需求的教学课程,高中物理教师会通过多种实验与微视频相结合的模式,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并对学生的理想知识点和知识框架进行重组,使学生在微视频的视觉冲击下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专心了解并学习教师讲解的知识,有利于对特定知识点进行剖析。


        比如:教师在讲解《运动描述》的过程中,学生要先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元素,然后对物体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瞬时、平均速度和匀速等概念进行思考。因为这些物理名词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对其定义,教师要利用录制好的微视频,将打点计时器的相关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因为同时拥有物体运动和时间两个基本概念,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注意力更加集中,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思考物体运动需要具有的核心要素,最终学习相关物理知识。
        教师利用微视频进行课程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自身引导下快速掌握物理概念知识,并对以后的物理知识学习更有自信心。
        3.2多感教学,攻克难点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比较复杂,学生需要掌握基础概念知识以后,才能更深层次的理解高难度物理知识。由于学生的学习精力有限,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掌握教师讲解的重难知识点,并迅速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因为教师讲解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引入微视频作为辅助,使学生快速理解抽象化概念。学生在微视频的引导下,将知识点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便于知识内容的整理和分析。因为教师播放的视频资料与物理知识点有关,所以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激发兴趣的同时,更愿意主动学习相关知识。
        比如:教师讲解《磁场》这个概念时,学生要先知道磁场线和磁场特性的相关知识。因为这些线只能通过特定的表达形式才能被学生发现,所以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教师会提前下载与磁场线有关的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时适当停顿,对这个概念有更清晰的分析。磁场线可以让铁粉产生特定的变化,在这种动态图像中学生也知道磁场线发生变化的规律,从而加深了对磁场线的印象,从而理解比较抽象的物理知识。
        3.3知识拓展,丰富课堂
        通过对特定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而获得相关知识,是教师进行物理知识讲解和学习的基本流程。按照目前教学内容整改需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发散式思维,懂得对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化的运用。教师利用微视频对物理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剖析,借助互联网对更多的物理概念进行宣讲,使学生快速了解生活中包含的物理知识点,更愿意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物理课程。
        比如:教师讲解《光的折射》时,学生要先掌握光的折射和全反射的知识点,按照微视频播放的全反射和折射现象,学生观看光发生的路径变化,了解在发生全反射和折射过程中光的运动轨迹,进而对生活中与之类似的现象进行思考。教师还可以利用三棱镜色散实验对光学知识进行讲解,因为该实验结果更具吸引力,所以学生才更愿意主动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点以后对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3.4课上课下,教学延伸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高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重点在于多种知识点的积累,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知识系统,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利用微视频进行课堂问题导入,使学生将重点的视频知识提前进行思考。因为学生也可以在课后进行相关视频的观看,更有助于对物理知识的概念剖析。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拥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借助微视频对相关物理知识进行辅助教学,满足学生对物理知识课堂的基本认知需求,并可以更积极的完成相关知识点补充和讲解。
        比如:教师讲解《电磁感应》的知识点时,学生想要通过电路和电磁感应进行问题思考,则需要尝试与电和磁有关的物理实验,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课堂上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只能通过教师播放的微视频进行实验流程的观看,对特定知识点进行思考的过程中搭建自我学习模式,通过主动探究完成学习过程。
        总之,在实践研究过程,教师应该结合物理教学内容,科学的运用微视频资源,帮助学生加强物理实践能力,提高微视频资源的应用效率。通过以上分析,从多方面总结了微视频资源在物理课堂的应用方法,希望分析能加强物理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旷正凡.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9(11):88.
        [2]钟丽霞.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高考,2019(09):77-78.
        [3]许昕晖.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考试与评价,2019(03):13.
        [4]吴林.微视频资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