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本理念为指导,把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王勇
[导读]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官本位观念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王勇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港侨中学
        【摘要】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官本位观念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被管理的学生,也只能依赖老师,这种强制性的规范,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潜力。本文主要研究以生本理念为主导,高度尊重学生,打造一个学生自主管理的班级。
一、问题的提出
        赫尔巴特曾经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说明了班级管理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然而遗憾的是,当前班级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使得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班级管理缺乏理论指导,班级管理的随意性太强,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现象普遍存在;②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威不可动摇,这样的管理,学生看似遵纪守法,但是会导致学生欠缺责任心,班级缺乏活力和朝气;③班主任没有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基本上只看学生的成绩或者是否服从管理来评价学生,这种只重视学生的过往行为和学习结果,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学习过程进行科学分析的非全面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理论依据
(1)生本教育理念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为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为行为观。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教学和管理的“霸权”,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是老师要完成的目标。生本教育强调,人的起点非零,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教育应该要发挥人的潜能,而不是培养出只会服从老师管理的人,教育者要顺应人的天性,满足学生实现自身的价值。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类需求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尊重和自我实现是同学们最迫切的需求。人人都渴望被尊重,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希望得到老师以及同学的尊重,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当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就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把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班级,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就是满足学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3)人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和方式。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是人本管理理论的五个层次。我们把人本主义理论应用到班级管理中,可以体现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老师不再是“权威”,在高度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班级实行自主管理。
三、生本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生本理念下的班级就是一个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天赋,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深度参与班级管理,并在自我管理过程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因此, 生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因其顺应人性的优势而变得简单而高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民主选举班干部,落实班干轮换制度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也是一个班的“火车头”,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把一个班集体管理好,光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个核心班干部。然而,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干部基本上是由班主任进行任命,学生无权反对,家长更不知情,并且很多班干部一旦上任,基本上都是不会换的,一干便是很长时间,这样非常容易产生“职务疲劳”,长期以往,班主任的教育目标就很难完成。
        生本教育认为,教育要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因此,我们要实行班干部的民主选举,让全班同学都有选举班干部的权利,并且实行轮换制,到期卸任。首先在筹备阶段,同学们可以毛遂自荐,如果自荐人数超过需要人数,候选人就要进行竞聘演说,然后全班同学就可以进行差额投票,得票最高的人就能够担任班干部。选举出来的干部并不是“终生制”,一般来说是一个学期或者一年为任期,到期后再重新进行选举轮换,同一岗位连任不能超过两次。民主选举班干部充分体现高度尊重学生的选举权和被选举的权,这样被选举出来的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会更有威信,也体现了班级管理从“师治”到“生治”。
(2)民主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实现班级自治管理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章制度的班级容易使学生放任自流,缺乏班级凝聚力,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有利于班级的自治管理。

在过往,班主任就是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人和执行人,因此班主任会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其根本原因是班主任忽视了学生成长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学生的事情都包揽了,没有给学生历练的机会,长久下去学生也会逐渐习惯于这样的被动管理,就算班级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也不敢提出,只能全盘接受。笔者在一个调查问卷中发现,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学生希望班规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制定,学生的这个愿望正是生本教育的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的体现。笔者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的过程中,首先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要求每组由组长主持,副组长记录,班干部蹲点,最后由班主任收集起来,然后对班规进行公示,对那些不合理的班规进行删除,不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就比较正规了,并且学生当家作主,让他们都感觉到自己很重要。然而,这样制定出来的班规同学们会更加严格地去遵守,因为这是集体的智慧结晶。
(3)构建多渠道的沟通平台,实现批评与自我批评
        古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忽略问题,我们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班级中建立了班群、班级电子邮箱以及班级信箱,让同学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把班级的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或者班干部汇报。另外,笔者还会每月举行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班级民主生活会,实现同学与同学对话,促进彼此沟通,培养主人翁的责任感,实现自我提升,但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管是批评别人还是自我批评,都应该以事实为依据,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不无中生有,也不隐瞒遮盖,既不主观臆断,也不道听途说,更不允许捏造材料,诬陷同学。
(4)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为自主管理保驾护航
        评价机制是班级自主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因此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也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确评价的意义是在于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学生在某些地方的优势,鼓励学生创优争先;其次,我们要坚持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态度和精神状态等;最后,除了教师参加评价外,也要形成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机制。例如在笔者的班中,每月都会选出“优秀学习小组”、“优秀小组长”、“纪律之星”、“劳动之星”等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榜样的作用,继而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生本理念下班级管理的应用成效
        笔者把生本教育的理念运用在班级管理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解放了班主任,提高了学生管理能力。
        在以往,班级的各项事务都离不开班主任,并且还要兼顾教学任务,班主任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自从实施了班级自主管理以后,班里的各项事务都有各自负责的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有记录,有反馈,有评价。实施了一段时间后,班主任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学生的管理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体现。
        学生不再是班级管理的旁观者,而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这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还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发展意识,还使其形成了集体荣誉感,整个班级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同学们都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共同努力。
(3)核心素养得以体现
        核心素养的内涵认为自主发展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能否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是衡量自主发展成功与否的标准,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同学们要认识和发掘自身潜力,发现自我价值,要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和生活品质的人。实施生本理念下的班级管理能够培养出善于思考、善于反思、善于解决问题以及责任担当的学生,这正是核心素养的体现。
五.结束语
        生本理念下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达到“不管而管”,它除了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外,更谋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从把班级管理的权利还给学生后,班级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比以前更关心班级的事务了,同学们之间更加团结了,教室更加干净了,班风、学风更浓了,笔者相信,随着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丰富,生本理念下班级自主管理必然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马超.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8.
        [3]杨九诠.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十人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朱丹茜.新课程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以南京市力学小学为对象的班级管理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