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玲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第一中学,山东 泰安 271024)
摘要:基于技术创新开展初中德育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丰富班主任工作形式,通过不同教育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加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正确认识,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此,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作用进行概述分析,并从中提出基于技术创新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关键词:技术创新;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班主任可以借助不同渠道提升育人实效性,转变传统德育工作只能借助课堂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单调现象。在此情况下,班主任应积极丰富自身德育教育手段,进一步创新德育工作技术,以此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作用
对于初中生来说,班主任既是他们学习中的管理者,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虽然很多学生在犯错后怕被班主任发现,但却不由自主的与班主任亲近。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的德育工作时,首先需要做好学生的模范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同时,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通过教育手段促使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依托于课堂教学、教学活动,在信念教育和实践教育中创新德育工作。因此,班主任基于技术创新开展德育工作,既能够提升德育工作效果,还可以丰富德育工作形式,进而转变传统德育工作形式弊端。
二、基于技术创新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一)构建德育管理工作机制
当前初中教育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科学素养,还需要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至于初中班主任进一步创新德育工作形式,才能够培养学生班级集体精神和荣誉感。对此,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可通过制度化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生活管理、学校教育,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对面沟通的形式提升师生沟通效率,加强学生学习效果。例如,在开展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可利用钉钉群、微信群的方式设置组长交流渠道,由各小组组长向组员进行沟通,构建由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同时,各小组组长在沟通中还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指导成员学习问题,并向班主任及时反馈小组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提升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
(二)加强学生德育知识学习体验
在互联网平台中,微信和钉钉等软件都是一种双向沟通的交互平台,且广为现代初中生喜爱,各个教育领域中也开始倡导使用钉钉软件开展教学教育工作。因此,班主任也可以借助各个平台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借助软件平台设立德育主题活动,并以直播的方式加强学生德育知识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当班主任完成直播后,可根据后台系统数据统计情况分析学生观看数量、观看时间,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生对主题活动的参与情况。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钉钉直播与学生探讨生活中的趣事,或是吸取学生对学习和班级管理的意见,还可以在直播中连麦学生,以便于班主任和学生实现无障碍沟通。此外,学生还可以借助钉钉平台实现云学习,在钉钉学习中心内有学校为其提供的德育知识学习渠道,学生在学习后可以通过答题来了解自身学习情况,班主任也可以从中观察学生德育知识答题结果,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三)利用不同载体拓展德育渠道
新鲜事物对于当代初中生更具有吸引力,传统德育教育形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班主任作为初中班级学生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应积极创新自身德育工作技术,丰富师生交流渠道,利用新的信息载体提升师生沟通及时性、准确性。除了课堂沟通、实践活动外,班主任还可以借助钉钉、微信、QQ等被学生普及应用的交互平台开展德育工作。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信息软件要求学生打开运动数据统计,鼓励学生每天锻炼身体,还可以为学生推送自己班级的德育进步情况,从而加强班级德育氛围。
(四)家校共育开展德育工作
在德育工作中,不仅仅是班主任可以影响到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其中家长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部分初中生的家长因工作情况并未对学生德育发展产生重视,也没有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其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从而需要初中班主任通过家校共育的方式全面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微信群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从中了解学生近况,并为其分享和推荐优秀德育教育方法,传输给家长先进家庭教育理念,让家长可以借助微信群相互讨论,或是与班主任进行语音沟通,促使家长更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问题,还可以为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中,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拓展德育工作渠道,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加强学生学习体验,丰富学生德育知识层面。同时,班主任还可以借助不同的德育渠道更加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近况,从而采取针对性德育工作策略,加强德育教育工作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蒋亚群. 对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互动德育教育的探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30.
[2]庄晓华. 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初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8):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