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苟亚夫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可持续发展,教学改革已经深入到每个学科当中,不分考试科目还是非考试科目
        苟亚夫
        新疆阿克苏市第十五中学    84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可持续发展,教学改革已经深入到每个学科当中,不分考试科目还是非考试科目。新课程理念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的教育要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想要做好初中体育课教学研究,体育教师要不断研究新课改下对初中体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加课堂活跃氛围,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体育 有效教学 探究
一、引言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成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根据体育课程标准,体育课大纲设计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在这个阶段充分提高自身体育素养,建立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态度。传统的体育课在各科教学中,受到重视的程度一直不高,教学方式较为笼统,没有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改变,无法激起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兴趣。但在新时期新课改要求下,初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特征,结合身心全面发展要求,设计创新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身心素养,满足新课改教育理念需求。
二、新课改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体意识不强
        在新课程理念教学下,课堂上要求学生作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有效的教学设计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现在的体育课堂依然遵循传统教学理念,没有把学生主体地位提升上来,教师上体育课的主要方法依然是进行简单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不根据学生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因此,这种统筹划一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新课改下学生的学习需要,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指标[1]。
(二)教学内容选择缺乏创新
        一门课程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虽然现在都在以新课标改革的理念进行教学,但许多体育教师还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思想。举例来说,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更倾向于统一技能训练,不从贴近学生入手,创新方式较弱。目前初中体育教育内容过于陈旧,没有较强的个性化,趣味性较低,教学技能难度高,脱离生活现实的问题。导致初中生对于体育课重视性不够重视,更提不起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无法达到在体育课中实现身心发展强身健体的需求。
三、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
(一)开发新教学内容
        初中体育教师上课主要以体育教材为依据进行教学。

虽然体育教材的内容是按照符合初中生的提点进行设计的,但是由于中学生的叛逆性格和好奇心过重,对单一的体育教材中的内容无法令初中生产生兴趣[2],这一点女生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丰富的课外资源,增加初中生体育的教育内容,把现阶段流行元素加入体育课堂中,带动学生视野的开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现如今很多初中生就已经开始注重外貌体型,因此,教师可以把流行的瑜伽、健美操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中播放健美操视频,带动学生一起跟着视频中的轻松节奏进行学习锻炼。不仅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直观的兴趣。通过视频教学把体育课相关知识代入其中进行讲解,加强师生间交流合作的关系,实现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开展。
(二)开展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育主要属于片面教育,教学活动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因此,教师应该革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学生作为体育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把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引导者开展体育活动,更加重视教学贴近实际的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多设置一些可以在体育课开展的游戏活动,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的教学模式。教师只作为课堂内容的设计者和监管者,把比赛内容和规定教导给学生,教师作为裁判,如:接力跑、追逐跑、组内传球等游戏,学生自主分组进行比赛。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比赛中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性和对比赛竞争的不服输精神。在比赛中为了赢得比赛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体能潜力,从而使每个参与其中的学生体能都得到有效发挥,还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3]。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达到了学生身心共同发展的教学重新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新课程理念下,对于各科教学都开始发生了变化。所以,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水平,增强体育课教学效果,促进初中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目的。体育教师要在实践中根据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提高学生集体团结意识,为未来提供全面综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牛岵.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0(24):156-157.
        [2]吕秀玲.关于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17):161-162.
        [3]周尚稼.略叙初中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途径[J].山西青年,2020(09):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