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马晓旭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转型期,他们的价值观体系正在逐渐成形,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认知与思想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
        马晓旭
        德州市第十中学 山东 德州 2530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转型期,他们的价值观体系正在逐渐成形,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认知与思想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美术是引导、鉴赏美的基础学科,也是学生时代应该学习的科目。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不断发展,素质的教育改革也逐渐上期,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也随之接近教室。在中学的美术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世纪美术教育的需要。教师急需教学方式的革新。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法丰富教学。从而达到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的自我观察和思考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初中;美术;多元化;教学方法
        引言:
        美术自始至终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基础,不仅可以带给学生优美的视觉体验,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把握画家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的意图和主旨,受到思想上的熏陶和感染,在整个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在崇尚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元化”早已不是新鲜词汇,它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教师在原课程教材的基础上需要,利用多元教育方法,将教科书上比较枯燥的理论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打造完整的多元结构教室。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不断丰富了美术教室的发展形式,起到了推进初中美术基础教育的作用。
        1.开展初中美术多元化策略的意义
        在美术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法有两个方面的作用。首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意识。在美术课上,如果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学生会觉得这个美术教室很有趣。所以,他们去自主地学习相关知识[1]。当然,这里说的知识不仅仅是教科书的知识,还有教科书以外的知识。第二,在课堂上运用多元化的教育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现代中国学生最缺乏的能力。对于老师来说,在教室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理所当然的责任。对于中学美术老师来说,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些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能力非常有效。
        2.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美术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激发。美术教学应该是一个让学生的灵性与大自然充分融合的过程,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还要促进学生的美感和情操的陶冶。当前初中生的课业还是比较繁重的,对于美术课程本来就不够重视,因此,美术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一堂课程,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2]。
        2.2美术教师缺乏创造性。教师必须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美术教师中对美术教育的热情不足。在教育的准备上,不做细致的设计和构想,一味地套用教材,更不需要丰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3.开展初中美术多元化教学的方法分析
        3.1要积极的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使教学内容丰富
        初中的美术课程中包含着复杂的美术知识。作为艺术学科,对学生全体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不仅要站在美术理论的知识上,还要站在相关的文化和感情方面分析这部美术作品的内容,让学生感受更多的感情教育。所以老师在交流的过程中,积极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内容,使其教育更加丰富和完善,同时更好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可以将相关的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知识融入美术教育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例如,在欣赏清明上河图时,从美术手法的角度来看,这幅画呈现出优雅的气氛。同时,采用散点透视法,组织着画面。整体结构更为整齐。另外,在技术性的手法中采用了细致的手写手法,将人物的形象立体直观地表现出来。深入挖掘其美术作品的背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幅画的画家是张选瑞,通过这幅画,有效地反映了北宋各阶层人民的实际生活状况。通过欣赏这些全面的美术作品,在掌握了关于美术理论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了这部历史作品,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教育更加丰富了。
        3.2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的多元化
        现在中学美术教学的方法比较的单一,使得整个课堂比较枯燥,学生们对其兴趣不高,再加上中学阶段学生要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如果老师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很可能使学生丧失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的美术水平得到了一定的限制[4]。所以老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从而更好的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老师可以借助有关信息技术,情景教学方法等多种形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借助有关信息技术来为其呈现相应的美术作品,同时也可以利用现在的3D技术,让整个美术作品更加的直观,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在讲述一些民间艺术作品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向学生们展示我国的年画,剪纸等艺术作品,并讲述其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故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几乎所有国家都把教育的改革更新作为新时代教育理论的重点。文化艺术这个原本虚无缥缈的概念通过系统性的课程训练与现代教育融为一体,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多元化的美术教育方式一改以往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从主题、内容、方式、角度等不同方位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与艺术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说,对创新思维能力、爱国主义情怀乃至心理健康教育都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丽玉.如何加强初中美术风景写生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8(12).
        [2]孙素蕊.试论初中美术课风景写生教学[J].吉林教育,2017(05).
        [3]王琳,张咏.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
        [4]王志娟. 初中美术教学中"分段式分层作业"的实施策略和思考[J]. 明日风尚, 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