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兴趣与田径训练的关联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李志全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持续的发展,在体育的教学中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李志全
        广州市番禺区丽江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持续的发展,在体育的教学中也取得了新的突破。田径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运动项目,一直是小学体育课程的重中之重,但是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学生配合度不高,教师教法单一等诸多问题。故本文从小学生学习的心理和学习特点出发,深度探究小学生体育兴趣与田径训练的正面关联性,以此提出一些有助于增强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此来提高田径训练的实际效果,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 田径训练 兴趣
一、增强小学生体育兴趣对田径训练的重要意义
1.1兴趣能激发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尝试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体育的兴趣是小学生爱上运动的启蒙,若在此时对于学生多多进行趣味性和好玩性的体育游戏,先让学生减少对体育课程的排斥性,然后再逐渐增加加入田径课程的目标到趣味的运动游戏中去,通过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让小学生充分对田径运动进行广泛的尝试。
1.2兴趣是小学生学习体育的持续动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自控能力的把握还不是非常成熟,严格的来说,大部分小学生都是属于他律的学习阶段,所以想要小学生长久的爱上体育,系统的学习田径,是需要兴趣作为其不断引导和强化的过程。若教师通过系统的课程安排,将田径中不同的项目如跑,跳,投掷等通过趣味运动的方式进行穿插授课,创新课堂模式,一定会让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通过长期的兴趣引导,渐渐把初期的兴趣转化成自己的运动习惯,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坚持运动,爱上田径。
二.当代小学生田径课堂的普遍现状
2.1课堂的重视程度仍然不高,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田径强化
        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实施已久,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体育课堂一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课堂之一,学校普遍对体育课程的实际效果不重视,没有把具体的课程效果预期真实的进行规划,一直以来体育课程都只是为了应付了事,只要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尤其是期中考试以后,体育课的上课频率就开始直线下降,学生的体育课的上课时间更加不能保证。
2.2教师上课形式单一
        在一般的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的上课模式一般为热身运动-师范教学-拉伸运动,上课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很难提起兴趣,而且大多数时间都让学生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中去,学生苦不堪言,十分讨厌上体育课。


2.3对于课堂的目标出现偏差,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
        研究调查显示,基于对新课改的要求,在体育课上大多数学校把素质教育的要求片面理解成应试体育,大多数学校不得不打乱原本体育教师的上课目标,把赢得校与校之间的体育比赛,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体育联赛作为体育课成功的标志之一,让学生从学习的机器变成了训练的机器,不仅没有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中解放出来,甚至又把学生推入了应试教育的深渊。
三.增强小学生体育兴趣,促进田径训练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3.1重视小学生体能的训练,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多样性的趣味田径强化小游戏
        基于对当代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了解,应该多多增强小学生在生活中的体能训练,在不影响小学生原有的文化学习的基础上,把田径运动中的跑跳运动设置到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场景中来,让小学生在学习之余,也能得到有效的体适能的训练。比如学校改造公共区域的道路建设,在校内多多设置跑道,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跑道多多锻炼下肢的能力,也可以在图书馆或者实验室等公共的区域外增设学生趣味运动场所,添置一些趣味的运动装备,如沙包,跳高柱等,形成一套趣味性的运动场馆,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利用碎片时间多多进行田径运动的有效强化。
3.2创新上课模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体育教师是小学生是否真正爱上体育课堂的关键,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精心备课,创新自己的上课模式,彻底改变之前热身运动-师范教学-拉伸运动的模式,比如可以把热身运动变成热身的游戏,在开课之前让组织学生一起玩“大风吹”游戏,先让学生集体围成一个大圆圈,教师蒙眼示范游戏规则,播放音乐教师转圈,学生跟唱,每次副歌结束后教师停止转圈,蒙眼寻找学生,寻找到的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一个体育运动,如跳远,100米短跑,跳高等等。
3.3着眼于田径运动的长远目标,通过学习田径运动的文化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体育运动的长远目标是增强学生体魄,润泽学生心灵,学校一定要牢牢记住体育课堂的作用,要把体育课程看成一个长期的课程规划,不能把体育速成,实行高强度的训练和集体强化训练,而应该从小就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比如可以通过田径运动的起源作为教学的一个有效的突破口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田径运动的相关历史和赛事,让学生明白田径运动的历史渊源和田径运动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通过赛事增强对田径运动的喜爱,更能从运动员味国家荣誉拼搏的汗水中收获一份国家荣誉感和竞技体育的所有精神文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田径运动作为小学体育课程中比较重要的要素之一,一定要紧紧抓住兴趣点进行教学,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多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情绪,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体会到体育运动的魅力,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潇. 善用趣味体育理念,提升小学田径训练实效[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7):164-165. DOI:10.3969/j.issn.1006-8902.2021.07.080.
        [2] 殷涵. 少儿趣味田径对小学田径训练队员身体素质的影响[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7):160-161. DOI:10.3969/j.issn.1006-8902.2021.07.078.
        [3] 高爽. 小学体育中田径训练的法则及应对措施探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3):20.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43.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