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杨春花
[导读] 新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不仅为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更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要求

        杨春花
        贵州省六盘水市十七中学  贵州六盘水  553000
        
        摘要:新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不仅为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更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要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以便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突出学科育人优势。故此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才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关注教学创新问题,提升授课效率,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与深入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学能力;培养方法
        
        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式课堂中,学生多非常被动,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十分有限,大多集中于课堂提问中或课下书面作业里,其缺乏全面性、及时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较为薄弱,对英语学习的理解也是浅显的。为此,教师应优化教学理念,促进施教多样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使其形成学习积累意识。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学习、独立学习、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不依赖于教师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指导和引导、答疑解惑的作用。自主学习的特征又有相对独立性、主观能动性、自我监控性、实施有效性。而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是有助于英语思维最大程度发挥的。
        二、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初中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好奇心重,如果能将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起来,无疑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将课堂回归给学生,从而培养起学生的探索力、发现力,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思路、技巧的传授。这样,不仅有助于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更有助于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获得感,使学生更加了解西方文化、风俗、社交礼仪等知识,培养英语思维。初中生总是认为英语是学习中的硬骨头,很难啃,也不开窍,和我国的母语相差甚远。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发挥其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开拓创新、开发思维,主动解决疑难问题,促进其思维最大程度的发展。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创设英语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激起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英语知识的海洋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有关英语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用英语知识以旧带新、故事引导、音乐引导、激发动力、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不同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自主地学习,激起其学习的热情。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在兴趣的指引下开始英语课程的自主学习。创设英语情境也是教师能力的体现。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引导,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初中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主见,也很有表现欲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在学生遇到学习英语的难点时,教师的点拨可以使学生的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在这里起到的是引导作用,真正发挥主动性的是学生自己。教师同时要兼顾中下游的学生,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培养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全班学生的主动性,构建自主学习的氛围,形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英语知识的意识
        古之有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道出了教学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内容,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办法,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寻求发展。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对待问题要敢想、敢做、敢动手,不会的要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英语的海洋里自由遨游。教师首先先要让学生学会听,边听边记,抓住学习重点,听取教师的学习意见;其次要学会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习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会将知识记忆得更加牢固;再次要让学生会想,对待任何英语的问题,都要用大脑去思考。最后要让学生学会说,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表达,从而增强学生的表达力,为今后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准备。
        (四)开展教学竞赛,调动学生在英语课上的自主性、积极性、参与性
        学生天生具有自我荣誉感和集体荣辱感,更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将竞争机制引入中学的英语课堂是一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形式。当然,开展竞赛就要有相应的奖励机制,让学生能在竞赛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特长。竞赛也可以分为小组团队竞赛和个人竞赛。语言既有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也是思维的重要体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即使具有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将英语知识内化为自身素养、外化为行动。但很多教师受应试思维的影响,习惯于定式讲授,认为中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有限,老师在课堂中尽可能多的讲授疑难重点才是高效施教,忽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个人竞赛是自己独立思考的比赛,这能有效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而团体竞赛中,学生的分工协作也能将自主思考、合力攻坚的能力展现出来,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性手段。
        综上所述,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手段。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是初中英语教师应该着重思考的。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激发学生兴趣的办法,让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新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参考文献:
        [1]华梦麟.浅谈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J].南方论刊,2004,000(007):57-57.
        [2]刘蓓蕾.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培养管见[C]//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三).0.
        [3]耿艾冬. 初中英语优化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指导策略[J]. 校园英语, 2020(5):104-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