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生态园小学 江苏 徐州 221000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创客教育也迅速的走进了中小学,越来越多热衷于将创意变为行动的孩子们踏上了“创客”之路,而“3D立体绘画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尝试和运用,也为小学创客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种基于设计、创作、分享、交流的朝气蓬勃的“3D立体绘画笔”社团给学校的创客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2014年笔者学校开展了基于创新理念的创客课程,笔者担任了“3D立体绘画笔”社团的老师,可以说每一批社团的学生们都经历了从不知“3D立体绘画笔”为何物,到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到爱不释手沉浸其中的完美过程。在这七年中,笔者把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学龄段进行尝试性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探索和总结如下:
一、低年级:选择合适的工具、培养使用的兴趣
(一)绘画笔的选择
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对于低年龄段(1-2年级)的孩子来讲,低温笔更适合他们使用。首先3D立体绘画笔的笔杆比一般铅笔粗,而低年级的孩子手型较小,骨骼发育较软,手指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从安全方面来讲,低温笔一般都是充电式的,它远离电源,用起来更放心,出料的时候温度较低,即使不小心碰触笔尖也不容易烫伤,另外低温笔只有一键操作,小孩子在动手能力还不太灵活的时候用起来更加的方便,而低温笔在直接作画过程后,稍微冷却就可以从纸上拿下来直接玩耍的这种特性,在孩子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也会起到比较好的辅助作用。
(二)兴趣的培养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知识面和理解能力已有所发展,开始能注意表现对象的特征、动态和生活环境,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能力。在一开始的社团活动中,我首先让孩子们从画一个草莓,一个水果等单个平面的简单物品开始,练习笔的使用,出线的掌控,然后过度到较复杂的平面动物,如大熊猫、小猴子、卡通形象等,再然后课程开始往简单的三维转变,如制作蝴蝶,蜻蜓之类的昆虫,先做好平面的翅膀和身体,但在安装时需要倾斜一定的角度,让昆虫有飞翔的感觉,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深深的吸引了,他们突然领悟到绘画的另外一番天地,那就是可以像神笔马良一样,把喜欢的东西随心所欲的画出来,这是多么棒,多么开心的一件事情啊。
紧接着我们做了雏菊,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花园;女孩子们做了漂亮发卡戴在头上,男孩子做了喜欢的勋章戴在胸前……,一件件形象生动的东西摆在自己的面前,孩子们那种开心和成就感不言而喻,在这种潜移默化中,孩子们体会到了3D立体绘画笔的神奇之处。
二、中年级: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从简单制作到服务生活
(一)材料的改变:
有了低年级3D立体绘画制作的基础,学生进入中年级学龄段(3-4年级),低温笔的缺点展现了出来,它由于温度低,塑性能力较差,很难做出大型的、较硬的,精细的作品,这时候,我为中年级孩子果断选择高温笔进行课堂教学使用,因为我认为高温笔在制作更精细的3D模型的时候更加合适,耗材在出料以后会更容易凝结成型。
(二)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的创作
中年级第一次社团课上我选择了教孩子们做了一个立方体的笔筒,不只是想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区别高温笔和低温笔在塑性能力上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三维立体空间感觉,通过对笔筒六个面的分别进行设计、制作、安装后展现出来的作品,孩子们看到了3D立体绘画笔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它可以直接美化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孩子们把做好的作品放在书桌上进行使用,或送给同学,那种成就感也是很特别的。
(三)从简单制作到服务于生活
有了这种高温笔的完美配合,我们社团的孩子们设计制作出了自行车、滑滑梯、埃菲尔铁塔、小黄人,披萨、手机壳、汽车、飞机、坦克等很多较高难度的三维立体作品,在市课博会和科技节上进行展示,在兄弟学校进行推广和展演,而更为感动的是孩子们还利用这一特长在母亲节给妈妈做节日礼物,给弟弟妹妹做玩具,给过生日的爸爸做蛋糕,给邻居或班级修补一些小物品……,这种对身边的人爱心满满,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新的知识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令人感动。
三、高年级:创意创作、培养团队意识
(一)创意创作:进入高年级学龄段(5-6年级)后,孩子们的绘画能力,三维空间感、建模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的提升都使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做这些单一的物品,他们想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都展出来。
新学期社团活动一开始,学生们就提出了种种想法,如制作一些网络人气很高的手办等,从我的教学经验上来讲,做可以放在展示柜里的15—20公分高的三维立体人物,用笔技术上的难度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较高的绘画能力和三维空间的建模能力,对于这些仅仅11岁的孩子来讲真的是难度很大,不过尝试一下又有何妨呢?认真思考后我建议他们根据作品的需要,利用高温笔和低温笔的不同性能结合起来使用。孩子们选择了《陈情令》里的魔道祖师魏无羡,选择了第五人格里的红蝶十三娘,这些人物衣带飘飘,仙气十足,自带气场。为防止盲目入手,我提出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创作,先画设计图进行修改和讨论,可以是手绘稿,也可以是电脑绘画稿,然后还要有标注说明,和画出每个具体部分的样子,小组商量好再入手。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学生们非常兴奋的迅速投入进去,一周后拿来的设计稿震惊了我(幻灯),有内部的人体,有外部的服装,有道具,更重要的是居然有好多比例数字,这是她们在百度搜索动漫人物比例,然后根据比例,等比计算缩放自己要做的人物,得出来的每一部分的尺寸(幻灯),而且在设计中,她们要把一个完整的形象打破成碎片,通过计算精确的尺寸并制作完成每一个碎片后,在进行组装复原,我还注意到了例如魏无羡的服装和发丝,都表现出了风吹动的感觉,红蝶也要通过衣服的动态表现出人体的动作,孩子们这种大胆的设计能力、较高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是让我由衷的佩服。在整个使用3D立体绘画笔的创作过程中孩子们也最大限度的体验到了每一个维度、维度之间的转变,以及遇到困难小组成员之间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制作的6件3D立体人物手办,给了我和我的同行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在省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研讨活动、市计算思维解决问题、跨界学习提升素养等活动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展示和研讨。
结尾: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3D立体绘画笔”教学模式能给学生带来诸多的益处:无论是空间建模能力、创新思维、团结合作能力、还是解决、总结问题等能力和习惯的培养,都是一举多得的。现在创客和创客教育在小学阶段还刚刚起步,我们这些一线的教师更要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小创客,而基于社团的这种创客空间的建设也必将引领更多的学生走上爱科学、爱学习,努力用知识将奇思妙想实现出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