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教学之“利剑”——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古筝拓展课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孙洁红
[导读] 信息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投影、动画、录像、录音等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走进了现代教学课堂中,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参与到古筝拓展教学中,运用互联网的优势
        孙洁红
        浙江省桐乡市第三中学    314502

        摘要:信息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投影、动画、录像、录音等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走进了现代教学课堂中,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参与到古筝拓展教学中,运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农村初中的古筝拓展课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课堂内外的互动更积极、课堂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关键词:古筝教学;信息技术;互联网;应用分析
        
        教育改革的实施年年都在深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国家对现代化教育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艺术教学的领域中,像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也越来越普及了,随着配套设施的不断改善,农村初中的音乐课也成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协作舞台。我校的音乐古筝拓展课程——“红船秦声”就十分需要信息技术保驾远航。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古筝教学中,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快的带学生进入音乐画面、更好的展开自己的想象,提高他们对演奏的兴趣。技能教学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变得更加直观、生动,运动这样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效果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以下是笔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古筝教学模式创新的几点探索。
一、多媒体直击课堂教学
        一)将多媒体融入古筝教学,可以迅速刺激感官器官,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有趣。器乐教学相对其他的音乐教学:如欣赏教学、歌唱教学而言,已经是一门比较直观的学科了,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触摸得到乐器,通过肢体运动就可以直接感受其音响效果。多媒体的运用就如锦上添花,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将带来的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的视觉听觉刺激,来认识一些传统上较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加快入门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渔舟唱晚》的教学中,乐曲背景的展现在传统教学中大多靠教师的解说,这显然没有多媒体展现画面那样的直观: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岸,边顿时变得热闹起来,说话声,鱼虾跳跃的声音响一片,渔民脸上流露出灿烂的笑容,带着收获的喜悦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宽宽的水面一下子只留下了一片寂静。
        通过多媒体带来的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的视觉听觉刺激,帮助克服一些学生对较为枯燥的演奏技法学习的畏惧心里,激发学生学习古筝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任何乐器的演奏,都不会离开枯燥的指法技能练习。在传统的枯燥的技能练习中,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加入同速度的伴奏旋律,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训练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多媒体带来的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的视觉听觉刺激,也可以助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活跃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进行乐曲的创新。笔者经常在新曲子成型后,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演奏。要求学生对同一音乐不同版本的演奏进行分析,进而产出属于自己新版本。
        二)多媒体的运用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改变一对一的指导模式。传统的古筝课堂教学多为一对一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讲解后学生各自练习,老师一对一的进行检查、指导。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存在时间上的浪费,同一个知识点、技术点的错误可能会出现在不同学生中,教师就需要一遍一遍的重复的讲解。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后,教师针对一个同学的问题,可以展示给所有学生,而且通过录播,学生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也可以反复观看,也能和同学们一起边看边探讨,温故知新。
        2、广泛的运用微课教学。将各种基础指法、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指法制作成微课,储存在教室一体机上。教师除了传统的演示讲解法,也可以多利用微课讲解,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到技术、技能的教学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同样也可以随时的打开微课预习新课、复习旧课,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边看课程边探讨,增强生生间互动。
二、互联网+古筝教学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也走进了学校课堂。我校虽然是农村初中,但硬件配套设施也在日趋完善,配备了录播教室、一体机、无线网络等等,这对古筝拓展课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也是锦上添花。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如果做研究和进行交流都高度的依赖于“现场”、且必须亲临“现场”,比如参加一次教研活动、聆听一次演奏会、走访同行、学术交流等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将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教学不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网络课程遍地开花,特别是2020新冠疫情期间各地区各学校各年级都进行网络教学,我校的古筝拓展课也紧跟“潮流”进行网络教学。
        一)课外的网络互动是及时吸取养分的地点也是输出知识的途径。创建新型的上课形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笔者在微课上创建了属于古筝拓展课的班级群,作为在课堂外和学生们沟通交流的场所,并将制作好的微信放入群中,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随时的学习。反之学生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上传共享。这样的学习方式很受学生的喜爱。过去在课堂中回课学生总害怕自己弹错、出丑;教师也会小心翼翼地邀请学生展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虽然心理敏感也十分想要展现自己渴望获得赞扬、获得羡慕的眼神。经过一段时间实践证明,利用互联网上缴作业是生生间互动十分有效的手段:
        1、为了更好的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会更认真仔细的进行练习。
        2、学生没有平时课堂中一遍定输赢的紧张心理,乐曲弹奏时出错会变少,乐曲的表现能力则会变得更好。
        3、学生之间互相竞争的心态也有利于扎实弹奏技能。
        4、完善了的家校联系,可以时刻关注到学生课外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更好、更快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二)通过互联网强大的开放性进行配合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中,农村学校、偏远地区的孩子也可以及时了解到最前沿的新知识、参与顶尖的艺术盛宴。互联网进入课堂以后,学生、教师可以和大城市的孩子们一起参与同一场音乐会演奏会,学生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现场。这样的形式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冲激力,可以帮助学生在古筝学习上树立正确的方向并坚定他们的兴趣。
        三)教师通过互联网也能进行教学素养的提升。笔者所在学校开设古筝拓展课程已经七个年头。从2019年开始将德育——红船精神渗透到课程,并着手边写校本教材《红船秦声》 。笔者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自学了IE编书软件,又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大学教授利用网络的便利经常探讨并成功编写教材。教师过去常因为地区、地域、时间上的限制总有些“固步自封”,而现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也越来越成熟,加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优势越来越明显,本文对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应用在农村初中古筝教学上实践的一些总结性探讨,讲述了笔者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何 增加课堂教学的课容量、如何开发课后辅导等。当然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一把教学“利器”,我们应用其之长、避其之短,才能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才能让古筝课堂变得越来越生动,让学生真正的享受到学习和传播音乐的美!

参考文献:
        [1]冯海燕.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J].音乐时空,2014,(20).
        [2]韦克平,刘惠珍.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5,(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