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菲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摘要:尽管在近几年合作学习的方式已普遍应用于各个学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然而合作学习仍是教师目前需要不断探索的教学方法,其在不同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合作学习亦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需要教师通过探索、合理应用等方式,以使得这一方法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效果。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生物;生物教学
引言:
依据现时下对于教学法应用的情况而言,合作学习的应用频率相较于其他教学法更为强烈,其不仅能够全面推进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课堂氛围不断白热化,亦能够在基础学科知识培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中,本文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将这一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进行介绍,以推进合作学习对于课程教学的应用效果。
一、激发潜在合作需求
合作是学生自发自觉的学习形式,需要学生的切实参与,真正的融入至合作中的学习环节,如此,才能够使得合作学习发挥其教育价值。目前多数教师在采用这一教学方法时,通常以合作学习的内容为重点,而忽略了合作学习的主体[1]。如若学生并没有良好的合作意向,那么尽管这一方法的实施给予了学生具体的合作任务,学生的个人主义性仍然很强,更多的是以各自为营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因而教师要注意这一问题,将关注点融入至各个环节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合作需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能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进而组织展开合作学习,以促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前提基础上,更为认真投入的参与合作。基于此,教师则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加以转化,以更为挑战性及探索性的问题呈现于学生,通过将形式与内容活化,进而引领学生逐渐步入至自主合作的意识氛围中,以促使其合作意识逐渐形成。例如,在八年级讲授至关于生态平衡部分的内容时,则可让学生以小组为集体并发挥其力量,比比看哪个小组能够想出更多与食物链相关的成语、谚语等内容。这一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及竞赛性,学生的动力及兴趣则能够被充分的调动,同时,当学生所在小组名次排位体现出来之时,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亦能够油然而生,从而逐渐意识到团队的力量,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科学引入合作学习
(一)着力探究,攻克难点
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然而并非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甚至于方法不当反而会形成反向效果。教师应注重调配选取与之相配的知识点,精准把握知识内容,并依据学生的现实情况确定是否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以使得合作学习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应用效果[2]。在此过程中,可将其应用于具有难度、作为教学重点的知识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在七年级《植物种子的萌发》中,教师可提前将相关物资如可萌发的黄豆、绿豆等分发给学生,进而让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比如,在不同环境下种子的状态如何,让学生利用教师发放的种子进行实验讨论。通过让学生自己在实验探究中获取知识信息,其效果远高于传统形式上教师的直接讲解。在实验探究期间,学生亦会存在不同情况的实验结果,不论成功与否,教师可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成果,进而探索其中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以将种子萌发的条件总结出来,从而将知识难点有效得以攻克、学习。
(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生物学亦是理科类学科的范畴之一,而大多数学生对于理科的印象并非较好,其主要在于不愿面对巨大的计算量及其特有的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基于此,教师则可将任务相对繁重的知识内容作为合作学习的方向,以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降低个人的学习压力,以共同分担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八年级“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节知识的学习时,其知识点涵括了多方面的途径内容,因而教师则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以五人为合作小组,分别扮演研究人员、执法者、执业人员、经商员、行政官员等,进而让小组内各个成员依据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要求其将“自己”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当担负的责任进行讲解,进而在此活动中以通过辩论的方式,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途径与方法总结出来。如此一来,学生仅需收集自己角色相关的资料内容即可,使其学习任务量得以有效降低,进而通过合作交流、辩论等方式,将资源加以整合,进而获取知识内容。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有效提升,亦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注重延伸,贯穿课堂内外
生物学中的知识与生活具有较高的紧密性,教师在课程知识讲授的同时,亦需将其与生活加以联系,进而促使学生得以在生活中进行生物知识的拓展学习。在此过程中,亦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课外学习。例如,在教材中“饲养和观察蚯蚓”这一实验活动中,仅依靠课堂实验进行观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使学生了解其更为真实的生活习性等方面,而通过课下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寻找并观察生活中蚯蚓的具体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等,并要求其将观察报告记录下来,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进一步总结观察结果,提取相应的知识信息。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教育的推行下,教学法的应用效率应加以重视,教师不仅需重视教学法的新颖有效,还需注重应用过程的质量效果。合作学习虽在目前教学具有较强的普遍应用性,但教师仍需不断的挖掘其应用价值,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推进教学课堂,促使学生能够在更为高效的课堂建设中汲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志宇.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四. 2019.
[2] 顾善军. 集流成海夯基础,合作分享共提升——对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理性探索[J]. 新课程(中学), 2015, 000(010):1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