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惠
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
摘要:在新时代下,随着基地建设的推广,在教育资源与空间上,基地教育已经呈现出了极强的优势,其可以为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便利条件。基地教育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STEM作为教学核心开展劳动教育,STEM主要指的是科学、技术、数学以及工程,劳动课程需要紧紧围绕“生活就是教育”的资源理念开展,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特征以及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完美实现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STEM 综合实践 基地劳动教育课 实施策略
1.将STEM作为核心特色开展劳动教育课程
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工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完美呈现,在课堂之中有效融入STEM教学理念,让学生可以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之中劳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教师讲课积极性,加大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劳动课堂内容与网络技术实践进行有效融合,指引学生在劳动课堂中对中草药进行种植。在正式种植之前,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一同对中草药种植土壤进行检测,并且结合最终检测结果以及中草药自身的特性,选用带有针对性的中草药进行种植。在劳动教育课堂之中,教师需要指引学生不断的从坑距、坑深、土壤特征以及种植间距等各个层次开展深入探究思考,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可以有效掌握中草药成活率与种植方式两者间存在的关系。此种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推动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可以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动手操作过程中对自身知识反复进行验证。在学生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应用实践的过程中,会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劳动教育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此种教学策略的开展在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同时融入了先进的劳动教育课程理念,促使学生在劳动课堂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劳动的魅力,体会到劳动最光荣的真谛。
2.构建健全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指在劳动教育课堂中针对学生学习以及实践的详细情况对其开展内在综合评价,评价既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还可以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指导,健全的评价体系可以推动劳动课程教学目标有效实现,增强学生的劳动核心素养。
在对劳动课程进行评价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在课堂之中对理论知识、操作方法以及流程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以及劳动道德等进行综合评价。例如,当开展“制作塑料瓶飞机灯”课程时,此节课程主要是想让学生在劳动教育课堂之中掌握使用裁剪、粘贴等形式将塑料瓶制作成“飞机灯”的操作方法,其主要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想象力,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因此,教师必须从对材料的切割、制作过程中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以及团队之间的配合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保证学生素养的增强。
与此同时,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教师还应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环节,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在劳动课堂之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引学生对学习策略以及内容进行总结,并且对自身学习成果进行中肯评价,同时也可以推动学生对他人学习成效进行总结评价。此种评价策略可以增强学生学东西驱动力,促使学生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与纠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例如,当教师开展“水果拼盘”劳动教育课程时,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成品进行展示,还可以让学生讲一讲自己与作品之间的故事,而后在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开展学生互评环节,选出最优作品,推动学生积极参加学习与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功效。
3.将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融合
如今中小学教师必须对劳动教育课程产生一定程度的重视,对自身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容进行丰富,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与时间自由的进行科学实践,促使学生在不断的劳动过程中体会生活的智慧,培养学生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思维逻辑,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自身必须积极参与培训学习,与优秀教师之间进行经验共享,对自身教学策略与思想进行丰富。
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时,必须将其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融合,例如,当教师开展“种植蔬菜”课程时就可以将其与科学教育课程进行融合,在实践基地附近开辟出专业区域当作果蔬种植基地,依据不同的季节带领学生在其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种植,并且定期让学生对种植果蔬进行观察记录,提高学生的种植技能,增强学生种植经验,给予学生丰富的动手实践操作机会,可以让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成分发挥科学课程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4.设置带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
已有科学实践证明,在综合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课程之中需要通过实际项目内容、学生以及教师等三个方面一同制定最终学习目标,且在不断地深入开展与积极反馈的过程中可以将学习目标不断进行修正。例如,当教师开展“季节性农田”的劳动教育课程时,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可能会对其农田劳动工作的流程以及理念具有部分认知,对农作物的特征也具有详细了解。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就可以设置关于智慧农业或者现代农业的教学目标。部分来自城市的学生可能自身已经对智慧农业或者现代农业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却对基础的农作物特征以及农作工具的了解较为浅显。面对不同的学生,即使面对相同的劳动教育课程主题,教师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有效提高所有学生劳动素养。
结束语:
在综合实践基地之中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可以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真正掌握劳动技巧,培养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利林,杨婷婷. 劳动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20(3):40-41.
[2] 潘卫成. 新时代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探究[J]. 中文信息,2020(8):62-64. DOI:10.12221/j.issn.1003-9082.2020.08.062.
[3] 孟祥池,刘中繁. 依托综合实践基地践行新时代劳动教育[J].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2020(10):9-10.
[4] 郑勇. 新时代劳动教育在综合实践基地的实践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