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案例《石头的秘密》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8期   作者:高丽丽
[导读] 早晨来园的时候,安安带来几块鹅卵石,一进教室,他就迫不及待的从口袋里掏了出来,说:“你们看,这是什么?”
        高丽丽
        招远市实验幼儿园  山东省招远市265400
一、课程背景:
(一)活动来源
        早晨来园的时候,安安带来几块鹅卵石,一进教室,他就迫不及待的从口袋里掏了出来,说:“你们看,这是什么?”孩子们纷纷凑过去看,几块小小的石头,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孩子们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大自然中的事物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发展动手动脑能力,《3-6岁儿童发展于学习指南》中也指出:“要真诚的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看到孩子们对鹅卵石这么感兴趣,小石头在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我决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我们一起把小石头请进我们的班级,让孩子去探索石头的秘密。
二、活动过程实录:
(一)寻石记:
1.寻石
        周末的时候,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到户外寻找石头,捡一些有特点的石头洗干净带到幼儿园,家长给孩子拍了照片,从照片当中可以看到,捡小石头的时候,在大自然中尽情的探索,观察,孩子们有多么的兴奋和开心。
2.给小石头洗洗澡
        周一的早晨,孩子们都把自己寻找到的小石头带到了幼儿园,安安:“这块石头上怎么有好多泥巴呀?”彤彤:“都在家洗干净了怎么还有泥巴?”悦悦:“那我们再洗洗吧!”这个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同意,他们决定,给这些小石头都洗洗澡,把它们洗的干干净净的再和小朋友一起玩。说干就干,孩子们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到盥洗室找到一个小桶,接上水,再把小石头小心翼翼的放到小桶里面,仔细的搓洗每一块石头,搓洗的干干净净的再放到筐子里。
3.小石头晒太阳
        下了好几天的雨,难得今天阳光明媚,于是,孩子们把小石头拿到了院子里,一起晒起了小石头,鹏鹏把一小筐石头都倒在了垫子上,浩然说:不行不行,这样下面的都压住了。熙熙:要把他们铺开才能晒干。孩子们都觉得这个办法好,大家一起合作把所有的小石头都均匀的铺在了垫子上。
        教师反思:大班的孩子,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也真正验证了:孩子们的生活就是学习,游戏就是课程。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赏石记:小小石头作用大
        我从百度搜索了很多很多石头建筑让孩子们欣赏,他们对于石头的用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三)探石记
        生成课程:1.科学活动《鹅卵石为什么是圆的》
        熙熙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鹅卵石是圆的呢?其他小石头都有尖?”于是,我在百度上找到了一个小视频《鹅卵石为什么会变圆》, 让孩子们观看。孩子们在观看完视频后,通过视频中直接感知的经验,生动形象的解释,孩子们找到了答案,通过视频,孩子们了解了石头变成鹅卵石的秘密,原来小石头在水边经过好多年水的冲刷,才会把棱角都磨光,变成了圆形的。
        2.科学小实验:《方糖变圆了》
        孩子们观看视频《鹅卵石为什么是圆的》的第二天,我从家里带了几块方糖和一个透明的塑料盒子,放在区域当中,孩子们在区域中玩石头的时候,我把方糖放在盒子当中,说:看,这些方糖像不像四四方方的小石头?我们今天来做个小实验,模拟一下小石头是怎么变成鹅卵石的。孩子们一听,兴奋欢呼起来。
        孩子们开始使劲晃动塑料瓶。所有的孩子都晃了一遍后,只见方糖的棱角都没有了,变成的光滑的圆角,孩子们都拍起手来:“好神奇啊!”“快看!没有棱角了。

”“鹅卵石就是这么变出来的呀!”
(四)玩石记
        小石头在我们班安家落户后,我把它们投放到了教室各个角落当中,成为了孩子们喜欢的玩伴,在孩子们的手中,它们变出来各种不同的玩法和花样,由此可见,成人只要给他们提供可操作的低结构材料,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1.小小石头穿上花花衣
        在美工区,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石头,给小石头打扮一下,在孩子们的巧手装扮下,小石头穿上了美丽的花花衣,变得五彩斑斓起来。
2.《轻黏土石头创意画》
        一天,孩子们在玩轻粘土创意画的时候,把小石头也加入了画中,变成了太阳和小花的花心,还有的变成了小孩的头,还有的变成了汽车轮子......,小石头在孩子们的手中,有了各种各样新的造型,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充满了童趣,并且孩子们都能把自己的作品讲述的头头是道。
3.拼拼摆摆乐趣多
         源源拿着小石头在搭城堡,只见他一开始是拿了一块小一点的石头放在下面,结果怎么也站不住,后来他想了想,又挑了一块稍大一点的,面平一点的,小心翼翼的摞上去,这一次成功了!孩子的经验的丰富,思维的发展,知识的累积不正是这一次次的可贵的尝试和探索吗?航航拿着一块光滑的鹅卵石在嘴边摩擦着,一边擦一边转圈圈,我很好奇的问他:“你在干什么呀?”他说:“我在学爸爸刮胡子!”原来他把鹅卵石又当成刮胡刀了!源源一看,也赶忙找了一块鹅卵石,也学了起来:“我爸爸也是这么刮胡子的!”让人忍俊不禁。
4.我们的游泳池
        熙熙、安安、涵涵在搭建区,他们用积木和小石头搭出游泳池,积木搭的是游泳馆,小石头来装饰的门口的鹅卵石小路,里面圆形的游泳池,门上是装饰,孩子们搭的时候,即有分工又有合作,有搭游泳馆主体的,有搭小路的,有搭游泳池的,搭建好后,熙熙说:我们是音乐游泳池,大音箱哪里去了?林林马上找了一块石头放在积木上当音箱,最后的作品孩子们给它命名为《超级音乐游泳池》。
5.娃娃的生日蛋糕
        娃娃家里,佳昊、畅畅用平时美工区里画好的小石头做了一个蛋糕,含含说:“我的孩子波波今天过生日了。”说着把布娃娃放到“蛋糕”的旁边,昊昊用一根小木棍插在石头中间说:“蛋糕好了,我们开始庆祝生日吧!”孩子们一起唱起了生日歌,热闹极了。
(五)说石记
        语言活动《石头的故事》、《石头的成语》
        孩子们对石头着迷了,寻找着关于石头的一切,一天早晨,航航开心的对我说:“老师,我昨天看到一个乌鸦喝水的故事,小石头帮助乌鸦喝到水了!”其他小朋友一听,也开始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助自己在网络上找关于石头的故事,来到幼儿园后,孩子们将自己找到的故事和小朋友们分享,并把它画出来,于是一幅幅石头故事画产生了:《乌鸦喝水》、《包公审石头》、《精卫填海》、《曹冲称象》、《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等等,并从中懂得了很多道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成语是中国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语言简洁,言此意彼,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孩子们学习成语可以丰富词汇,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孩子们对石头的兴趣,他们又开始了寻找石头的成语,然后说成语,讲故事,画成语:一石二鸟、水滴石穿、以卵击石、石破天惊、水落石出、石沉大海、飞沙走石、点石成金等等,现在说起这些关于石头的成语来,孩子们是脱口而出。
三、活动价值和意义所在:
        挖掘生活当中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自然资源,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小小的石头,在生活当中,是随处可见,不起眼的东西,可是在孩子善于发现的眼睛里,善于品味的心灵里,就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赋予了小石头,因此,小小的石头,就具有了生命和活力,变得“活”了起来。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在一系列操作和探索石头的过程当中,他们的观察、比较、实验、想象、创造、审美等各种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遇到问题能够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获得很多书本无法给予的知识和经验,追随着孩子们的兴趣所在,石头的秘密我们会继续探索下去,相信孩子们会有更多不一样的发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